特殊的春节

上海法治报 2021年02月19日

  陈宏光

长久以来,春节一直是惊叹号。

一年里最丰盛的一次聚餐,叫做年夜饭。一年里最热闹的一台晚会,叫做央视春晚。大孩子小孩子们可以拿到一笔“巨款”,叫做压岁钱。亲朋好友间最热切的问候,叫做拜年。

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满地红、高升炮,各种璀璨的烟火,终于将可怖的年兽炸得远离人间。

曾几何时,春节突然安静了下来。年夜饭,聚的意义大过了餐。央视春晚,占据荧屏的原因是习惯多过了喜爱。压岁钱和拜年,也从满满的仪式感,变成了手机上的几番轻点。

而今年的春节,对许多人来说尤为特殊。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春节前夕,各地纷纷发出就地过年的呼吁。适逢假期的学生,往年可以出国、出省游玩,今年却只能改成所在地的“深度游”。而在异乡工作的人们,虽然无法抑制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很多还是顾全大局,停下了返乡的脚步。

诚如“张爸”所言,“这次春节留在当地过年,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公益事业。对于就地过年的人,我非常地敬佩。没有谁认为就地过年是理所当然的,期盼了一年的春节不能回去,他们是为整个城市、整个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作出贡献就地过年的人们来说,春节从感情浓烈的惊叹号,变成了略显平淡的顿号、逗号。从亲朋好友欢聚的庆祝,变成了辛苦工作一年后的休整。

庆祝也好,休整也罢,这个春节注定是特殊的。

但在世界各地饱受疫情凌虐的当下,我们还能够以休整、庆祝的心态度过春节,一天天地见证着全国各地的  “本土零新增”,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凡的努力。包括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你”。

众志成城之下,这场疫情也终将划上句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