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到2035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将打造成绿色生态“桥头堡”、绿色生产“先行区”、绿色生活“示范地”,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国家生态文明名片。
崇明是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经过前后20年努力,崇明生态保护成绩斐然、生态环境质量稳居上海最优、产业转型与民生福祉双提升、生态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基本筑牢了水、土、林、气、滩的生态基础,初步形成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发展框架。
《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打造成绿色生态“桥头堡”、绿色生产“先行区”、绿色生活“示范地”,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人民幸福生活典范,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成为彰显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要窗口。
《规划纲要》凝炼十个关键指标。分为两大类,生态环境保护类五个指标,包括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土壤健康度优良点位比例、生态空间(滩水林田湖)占比、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长江河口水生生物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生态价值实现类五个指标,包括碳排放量、生态产品总值(GE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社会事业财政支出、公众综合满意度。
会上介绍,为实现这些指标,崇明将推动生态能级高标准跃升。“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最鲜亮的底色。未来要进一步厚筑生态资源本底,建设美丽河湖,保育生态沃土,培育品质森林,守望静谧蓝天,守护野生动物栖息天堂,密织生态监测网络,久久为功、精益求精,为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提供最强大的生态基底。”同时,提升自然保护区能级,推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响生态岛科普教育品牌,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协同,深化国际生态交流合作,共建生态科研高地,凸显“国家生态文明名片”的地位与影响力。
在能源、产业、建设、交通等多个领域,崇明将全方位加大部署,先行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高效低碳能源网络,推进产业体系节能降碳,探索低碳技术应用,实现发展方式绿色变革。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率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控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崇明将持续壮大绿色新农业,搭建农业科创功能性平台,发展特色种源产业,做强农业品牌,做精数字农业,打造绿色农业高地。加快培育新兴经济,打造总部经济发展载体,提升崇明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标杆的产业能级。
此外,在城乡建设、公共服务、增收致富等方面,崇明还将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建设林水人城和谐相融的人居环境。发展外畅内优交通网络,巩固安全供水防涝系统,打造智慧泛在数字平台。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构建活力友好社会氛围,打造崇明特色的家门口乡村服务品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