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昨天,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市级专家组评估47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顺利出院。47人集体出院也是抗疫至今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单日出院最多人数。本次出院的47例患者均为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其中3例为外籍,其余均为中国籍,年龄在21岁至58岁之间。
在创纪录的出院人数背后,是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默默付出,他们用坚守和奉献,捍卫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一张拖了3年的结婚证
“今年春节又不能陪你回老家订婚了,等今年疫情平稳了,我们就把结婚证领了。”类似这样的微信内容,自2020年初至今,邵元昊的女友已经收到了3次。
今年1月以来,境外输入患者突然激增,为了缓解临床护理压力,1996年出生的男护士邵元昊根据安排于1月3日再度进驻新冠病房,开启了第三轮新冠护理工作。接到通知后,邵元昊没有犹豫,简单收拾衣物后立即到岗,但他清楚,他和女友春节领证的约定又要食言了。
“在院患者处于高位,我作为男护士可以在搬运设备、腾挪床位时有优势,虽然有遗憾,但是这里更需要我。”作为一名身高188cm的大高个,每次遇到重活、累活,邵元昊总是冲在前面。穿上闷热的防护服,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一天下来内衣依然能被汗水浸透。虽然抗疫工作艰苦,但邵元昊从未想过退缩。
除了患者,让邵元昊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在河南老家的女友,爱情长跑6年,原本应该进入婚姻的殿堂,却被新冠疫情一再耽搁拖延。“她也一直安慰我,订婚领证可以延期,守护生命迫在眉睫。”
坚守新冠病房235天
从2020年抗疫至今,临床医生赵隽先后5轮进驻新冠病房,累计坚守时间长达235天。如果算上医学观察的时间,那么赵隽告别家人孩子的时间将超过300天。
据赵隽回忆,当他去年11月24日进驻新冠病房担任楼长时,在院确诊患者人数才60多人。可是当他今年1月17日结束本轮工作时,在院确诊患者人数达到了467人,这其中的工作强度不言而喻。
作为楼长,赵隽要全面协调统筹一线救治工作,在此期间,他先后收治了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有重症风险的重度肥胖患者、孕妇、需要心理疏导的患者以及合并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几乎各种类别的高风险患者,他都过了一遍手。“其实最考验人的,就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识别,防止疾病重症化,就是楼长的首要任务。”
自从今年1月以来,由于收治人数的激增,赵隽一天之内最多开展了6次线上查房讨论病情,等他填写完资料、统计好数据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3点,最忙碌的那几天,他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却依旧完成了每日工作任务。
工作忙碌的同时,赵隽不得不缺席对家人的陪伴,他的爱人目前担任公卫中心门诊护士长,负责患者流调和门诊工作。由于门诊也要配合检查、督导,导致夫妻两人忙得连一年级儿子的线上家长会都参加不了。“虽然和爱人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在疫情期间有时候一周都见不了一面,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再作补偿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