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朋友圈销售假冒伪劣洋酒

被判有期徒刑11个月,罚款10万元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2月16日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高松

本报讯  自购低廉洋酒后发现没什么后遗症,尽管深知这是假酒,但在丰厚的利润以及高需求量的客户面前,男子还是没能经受得住诱惑干起了违法的勾当。近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涉嫌非法销售假冒伪劣洋酒的姚某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崇明区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判处姚某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同时对姚某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姚某经常和朋友一起去KTV唱歌,每次免不了要点一些洋酒助兴,但是KTV里洋酒的价格比商场要高,2020年10月份,姚某通过某平台购买了一些洋酒,价格只有商场里正常售价的三分之一不到,比KTV更是便宜得多。而且姚某和朋友喝了几次,发现没有什么不适,便觉得这里面有利可图,再加上姚某此前一直在KTV附近做黑车生意,认识不少喜欢到KTV里消费的客人,就索性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卖这些洋酒。

于是,姚某联系上这家店铺的老板老李,开始从老李手中大量批发轩尼诗、芝华士、黑方、野格等品牌的洋酒,这些酒的进货价格从40元到90元不等,姚某直接加价一倍进行售卖,像他售卖的一款轩尼诗VSOP,市场价格四五百元左右一瓶,姚某在朋友圈只卖180元一瓶,因为价格低、品类多,吸引了不少客户。

姚某交代称,他通过价格比对,也知道自己批发来这些洋酒很有可能是假酒,但是因为利润丰厚,客户需求量大,姚某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并且还租了仓库来专门存放这些假酒。

一直到2021年7月,姚某因为谎报警情,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了5天,在这期间,为姚某提供货源的老李一直没能联系上他,等姚某拘留期满后,老李得知姚某被拘留就有些紧张,刚好他自己的上家也被公安机关抓了,就让姚某把他们之间的聊天记录都赶紧删除,以防止警察发现什么线索。姚某听后也有些害怕,就问老李该怎么规避风险,老李就给他发了一些酒类的检验检疫证明和海关进口的货物报关单,并且告诉姚某如果有人查就把这些材料拿出来不会有事的,但是姚某仔细对比后发现,这些证明、报关单和他销售的洋酒根本对不上号。

2021年8月,崇明警方根据线索将犯罪嫌疑人姚某抓获归案,并且在姚某租赁的仓库里发现了各类假冒品牌洋酒900多瓶。姚某到案后如实交代了销售假冒伪劣洋酒的犯罪事实。经过审查,崇明检察院认定姚某销售假冒洋酒金额总计12万余元,未销售产品价值总计12万余元,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于是以姚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作出了如上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