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近日出台《服务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办法》(下简称“办法”),包括十二条具体举措。
《办法》明确,静安法院将建立涉疫情案件快速处理机制,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相关矛盾纠纷。对于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运输等相关联案件,实现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执行,确保困难市场主体诉讼事项优先办理。
法院加大对餐饮、零售、旅游、文体娱乐、住宿、会展、物流、租赁、建设工程等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案件的矛盾化解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宽限还款时间、降低利息及违约金、分期付款等和解协议,推动涉疫情纠纷及时化解。加大对危困市场主体申请诉讼费用缓、减、免的支持力度,有效降低诉讼对当事人复工复产复市带来的影响。
此外,静安法院将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和影响复工复产复市的刑事犯罪;依法妥善审理涉疫情合同纠纷和金融纠纷,维护公平市场秩序,助力纾解市场主体资金困境;依法妥善审理涉疫情劳动争议,维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
执行方面,《办法》明确,对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但能适应市场需要、尚有发展潜力和经营价值的企业,积极引导促成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分期履行、延期履行等,依法为当事人缓解债务压力、恢复生产经营创造条件。进一步优化执行案款发放流程,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及时回笼复工复产复市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紧紧围绕区域发展,明确提出要召开企业涉疫情法律问题调研座谈会,充分研判受疫情影响较为突出行业、领域的苗头性、趋势性法律问题风险,及时制定出台司法应对举措。聚焦合同审核、劳动用工、企业融资、投资者权益保护、征收补偿等项目建设中市场主体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通过“云座谈”“云推送”等方式开展法律咨询,为区域内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有序恢复、平稳发展提供司法智力支持。
此外,根据《办法》,静安法院还将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作用,及时从司法数据中分析研判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中的管理风险、制度漏洞,通过适时发布法律风险提示、审判白皮书和司法建议书等方式,推动有序有效复工复产复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