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车企黯然离场 车主权益谁来保障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6月13日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了一则消费警示,由于该会接到多起济南观致车主关于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的投诉,截至目前企业仍无回应,遂将宝能观致汽车品牌(以下简称观致汽车)列入消费黑名单,并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该品牌汽车。这一警示,引发消费市场持续关注。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观致汽车第一次传出类似消息。当车企因经营不善转身离场,广大消费者却只能无奈地停在原地,售后服务保障问题逐渐显现。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越来越多的车企感受到了生存压力。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就有众泰汽车、力帆汽车、长丰猎豹汽车、东风裕隆纳智捷、华晨汽车等数十家车企先后传出破产、退网、退市的消息。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蒋苏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车辆的售后服务保障无疑是全生命用车周期的基础,关系到每一名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其实,在市场风平浪静时,消费者权益保护顺理成章无需多虑,但对于购买了退市车企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显得弥足珍贵。

一旦车企退市,有无相关规则体系作为保障?

2017年,商务部发布的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按照《办法》中关于市场秩序的要求,供应商不得限制配件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售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

这意味着,即便车企退市,但也需从退市之日起,保证10年以上的零配件供应服务。应该说,  《办法》从源头上保障了在用车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果真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吗?

众所周知,汽车不同于一般消费品,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车辆保持最佳行驶状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专业的售后服务和定制化的维修配件。

对于机械程度极高的汽车产品而言,原厂零配件只是车辆售后服务质量的基础,维修工艺和维修设备同样是关键因素。

一位有着多年汽车维修经验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说,维修技师通常对单一品牌车型更加了解,除常规保养项目外,其他品牌的车辆维修,尤其是中修或大修难度较大。随着新车型不断推出以及技术迭代加快,维修技师能掌握好一家车企旗下所有车型的构造和维修要点已属不易。

令人遗憾的是,车企退市势必会关闭其在各地铺设的品牌授权4S店,而随着4S店的关闭,经过专业培训的维修技师流失,维修设备适配性得不到保障,仅有零配件,专业售后服务质量又从何谈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了零配件只能保证车辆能修,车辆维修质量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比如,目前广泛搭载于量产新车上的智能网联化功能,导航和车机系统升级是一个大问题。而主机厂的退出,意味着应保持“常用常新”使用状态的智能汽车,转眼间重新回归成一辆传统汽车。

5月18日,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针对车主投诉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的情况,公司将加快备件保供,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拨,快速物流送达。从上述回应可以看到,除零配件供应外,消费者关心的其他问题,企业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蒋苏华表示,车企在退出市场前,应切实考虑到为消费者承担的售后服务项目,包括零配件、维修技师和专业设备等,应提前预留出保障车主售后服务权利的资金。车企退出,不代表售后服务保障的缺位。

对退市车企而言,为曾经信任品牌的消费者提供应有的售后服务保障是其应尽责任,由退市所带来的售后服务保障缺失应该引起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访人士一致表示,希望出台更加成熟的关于汽车企业退市法律条款,确保每一名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吴博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