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5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情况。记者获悉,过去5年来,上海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 2.5年均浓度较2016年下降35.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16年上升12.0个百分点。
2016年以来,上海把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内容,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全社会大环保格局初步形成。
蓝天保卫战方面,上海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电厂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累计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4304家,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上海港率先实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淘汰高污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一河一策”,全市3158条段河道2018年底全面消除黑臭,全市河湖2020年底基本消除劣V类。
5年来,上海“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明显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35.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 I)为91.8%,较2016年上升12.0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湖断面中,优Ⅲ类水质断面占比达到80.6%,较2016年上升64.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较2016年下降34个百分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