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参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
□见习记者 陈友敏
“总书记叫我‘小巷总理’。”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一眼就认出了全国人大代表、“萍聚工作室”负责人朱国萍。“每次见面,他都会关心我是不是还在做基层工作,我就回答总书记,我还在基层,老地方、老位置。”
来到古北市民中心的总书记对基层又多了一重关切,在这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总书记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总书记说:“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继续作贡献。”
朱国萍回忆,“那天我和总书记握了三次手。”在朱国萍看来,每一次握手,都是总书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重视,都是总书记对基层立法点的殷切嘱托。
三年时光飞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点践行得如何?记者循着总书记脚步,来到了古北市民中心。
走进市民中心,一幅绚丽的漫画引人注目,一道彩虹架联起人民大会堂和虹桥街道,一只白色信鸽带着一封书信,从街道飞往人民大会堂,信封上写着“虹桥街道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幅长轴画卷,细细描摹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区实践中的点点滴滴。
记者了解到,2015年7月,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的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朱国萍介绍,到目前为止,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有16个居民信息采集点,70个区域单位信息采集点,N个信息采集联络站,310名信息员,其中很多都是普通居民。虹桥街道的立法意见征询也有赖于这些信息员的工作。他们收集大家的关注、对法律的具体意见,开展立法意见征询时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2015年7月成立到今年2月,作为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共听取67部法律草案意见,上报建议1363条,其中101条已经被采纳,征询意见11038人次。
有居民提出:要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相应权益的保护,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主体扩大到基层组织。后来,这条来自民间的意见真的写进了法条。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行家庭暴力不要用保证金的方式处罚,因为家庭暴力背后往往是经济困难,建议对监护人以教育为主。”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过程中,一条来自中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采纳和来函感谢,得知意见被采纳,华政附中学子表示:“我们的意见能得到国家重视,这是一堂最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已被采纳的建议被一一展示在联系点展览室的“法条墙”上,墙上有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居民;有80岁的退休工人,还有17岁的高中生。这正是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上的生动实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