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崇明检方助力小微企业“回血”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6月27日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高松

本报讯  近日,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举行公开听证会。在疫情背景下,崇明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为企业和行政机关搭建沟通桥梁,进一步促进了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缓解了企业暂时的经营困难。

2021年3月,某企业因员工宿舍生活污水排放超标,被相关行政机关行政处罚19万元。该企业收到处罚决定后,既未按时缴纳罚款,也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随后,行政机关向该企业下达了《行政决定催告通知书》。催告期届满,该公司仍未履行处罚决定,于是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今年6月法院依法对该公司部分设备进行查封。

该企业遂向崇明检察院申请监督,希望可以减免或分期缓交罚款。办案人员随即到该公司调查核实,了解到该企业因疫情影响,目前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公司负责人向办案人员介绍,疫情以来公司货物积压,既要保证工人工资按时发放,又要确保公司各项贷款按时还款,资金链流转较为紧张,如果进一步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会加重企业恢复生产的压力,并且表示愿意接受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但是考虑到企业当前面临的经营困难,希望能够减免或者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缴纳罚款。

“小微企业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通过听证会就分期缴纳罚款达成一致,既维护了行政机关的执法权威,也缓解了企业暂时经营困难。”会上听证员听取了各方陈述,对检察机关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最终,在检察机关的主持下,行政机关及企业沟通明确了分期缴纳罚款的方案,约定企业当月起按季度缴纳罚款,至2023年6月底缴清全部罚款。执行法官也表示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法院以终结执行方式结案,若企业存在逾期未履行分期行政处罚的情形,法院可恢复执行,并可要求企业履行全部义务。

记者获悉,对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进行公开听证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通过公开听证,为企业和行政机关搭建沟通的桥梁,对化解纠纷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同时允许企业分期缴纳罚款,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有效保障了疫情影响下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