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买车容易停车难

律师详解三种车位权属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6月27日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如今买得起车却停不了车的窘状越发普遍,停车难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而购买新房时,有的停车位“捆绑销售”、有的“只租不售”,有的“只售不租”、有的“买了车位也要交租金”等各种情形也常让业主们不明就里。那么小区车位分为几种类型?权益归属如何划分?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小区停车矛盾凸显

来自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74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一方面是私家车保有量骤增,另一方面是小区停车位紧张,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胡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他们小区门口有“禁止停车后果自负”的标识,但仍有不自觉的车主常常以车“堵门”,这让业主们苦恼不已。胡先生还表示:“小区内的车辆越来越多,尤其是近两年来每天都会上演现实版的‘抢车位’,有的快到家了赶紧打电话让家里老人帮着占车位,有的就放个电动车占位置,只要能停车的地方都会被停得满满当当,而且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剐蹭,因为停车问题引发的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

三类车位权属不同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对记者介绍说,目前小区车位大致可分为产权车位、人防车位以及小区公共空间车位三类。

第一类:符合规划的,在销售许可范围内的车位。这类车位最规范,手续完备的可以直接办理产权证,其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可以和房子一并购买,办理网签备案,销售的车位款也要纳入小区资金监管账户。

第二类:规划上没有,通过占用车道、绿化或其他公共部分改建的车位。这种情况很普遍,是开发商利用小区公共部分改造而来,一般没有产权证,但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其产权应当归属业主共有。

第三类:人防车位的情况比较特殊,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出售,其产权归属国家,而日常管理上属于“谁投资谁获益”。在使用上,人防车位与其他车位并无太大的差别,所以很容易让人混淆。不过,各地政策不同,也有个别城市的部分人防车位可以买卖。

“《民法典》对于车位的权属有明确规定。《民法典》物权编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在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王玉臣对记者表示。

共有车位收益归业主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车位只租不售,有的只售不租,有的跟房子捆绑或赠予,小区车位的收益分配也常常让人一头雾水。还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买了车位每个月还要交费?”

王玉臣对记者分析表示,对于产权车位,开发商可以自由处分,可以销售,也可以赠与,更可以对外出租,其收益归开发商所有。而人防车位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人防工程的建造成本没有分摊给业主,那么其使用权归开发商所有,开发商日常可以用来对外出租获利。但是,如果其建造成本分摊给业主了,那么使用权属于业主所有,开发商就不能对外出租使用,经营的收益也应当归于业主。“业主即使对车位享有所有权,但其维修、养护、管理等仍是由物业公司进行,同理,小区公共区域车位也是这样,因此物业公司有权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业主共有停车位的收益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从《民法典》到地方政策都有相应规定,小区公共空间车位开发商无权处分,业主共同享有相应的处分和收益权。比如《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定》提到,车辆在共用部分停放的收益,归共同拥有该物业的业主所有,但不少小区存在业委会成立难、开会难、表决难等问题,因此具体实施效果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雪丹表示。

停车位本来就紧张,有的小区却宣布“只售不租”,更加剧了停车难。记者了解到,上海市从去年开始就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尚未出售的停车位,应当出租给业主、使用人停放车辆,不得以“只售不租”为由拒绝出租。在北京,有的小区因为车位“只售不租”而遭到行政主管部门约谈。(孙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