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总动员”以谈生意为由骗吃骗喝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7月15日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翟梦丽

法治报通讯员  徐杰瑛

价值百万的大生意竟“主动”送上门?为了签下这“天降大单”,蔡先生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送礼送钱,可单子没签成不说,对面的“企业老总”组的还是骗吃骗喝的“家庭局”……日前,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周某等3人提起公诉。

百万生意“主动”送上门

2021年10月,经营木材加工生意的蔡先生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中的男子自称周某,有笔大生意想与他合作。  “我们公司想定做一批木箱,经了解贵公司的信誉、产品质量都不错,这单生意如果谈成的话每年预计有400万订单量,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受疫情影响,工厂接单本就不多,电话里简单沟通后两人便约定碰面详谈。当天,蔡先生与电话中的周某见了面,与周某一同出现的还有秘书周某某。为了谈成这笔大单,蔡先生特地购买了3条软中华香烟和3箱大闸蟹作为见面礼,周某也是照单全收。

“差不多到饭点了,我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谈,也给你介绍一下公司其他人。”寒暄时,周某主动提出要去吃饭聊生意,于是几人就来到一家饭店,入座没多久,公司会计张某也到了店内。

为做成“大单”请客不断

“我算是干部退休,现在年薪也有60多万元,这木箱生意原本都是交给我朋友的,他不做这个了……我不差钱,单子能谈成是我们有缘分,只要你想得到我,逢年过节送点烟酒就行。”饭局上,周某有意无意地展现着自己不俗的实力。

“周总在公司地位很高,生意上的事情只要周总拍板了,那就一定能成!只要周总满意了,长期合作的事情都好谈,我们都唯周总马首是瞻。”秘书周某某也顺势配合着。饭局上,会计张某在周某示意下,拿出了一张木箱设计图纸和一块木板样材给蔡先生看。有了图纸和样板,加上之前几人对周某的吹捧,蔡先生对于他大老板的身份更是没有怀疑。

饭局结束后,蔡先生结了账。没想到,周某又提出当天是他生日,想去KTV庆祝生日。而为了讨他欢心做成生意,蔡先生便没有拒绝。

在KTV里,周某一行人又点了不少酒水,一直呆到了深夜。后来,蔡先生由于有事需要先离开,秘书周某某赶忙示意他支付在KTV的消费,共计1.2万余元。

秘书会计竟是妻儿假扮

此后,蔡先生先后多次满足周某提出的请客吃饭、送礼送钱要求,可正经生意却迟迟没有进展。每当询问进度,周某就以家里长辈住院、要回老家奔丧、脚受伤要养病等借口推脱搪塞。

2022年2月,蔡先生想要联系周某时,却发现对方已将他拉黑,而当时同行的秘书周某某、会计张某等人的电话也根本打不通,意识到被骗的蔡先生随即报了警。

2022年3月3日,周某等人被抓获。据悉,周某原是一名退休无业人员,所谓的公司老板“周总”只是他用于包装自己的假身份,给受害人看的图纸和样材是在一处垃圾站里捡来的,而“秘书周某某”  “会计张某”的真实身份则是周某的儿子周某某、妻子王某。  “知道做这事不对,就是想骗顿饭吃……”被问及作案缘由时,这一家三口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答案。

经查,2021年至2022年期间,犯罪嫌疑人周某、周某某、王某三人,以虚构合作项目为由骗取企业主信任,诱使受害人与其商谈合作并为获得“大单”而请客吃饭、送礼送钱,累计价值9万余元。日前,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三人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企业负责人要对那些主动找上门的生意、挣大钱的套路保持警惕,在和对方交易前应核实对方的经营信誉、主体资格、注册资金、经营状况、履约能力等情况,并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千万不能轻信他人一面之词,以免上当受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