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今天,“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展”将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作为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上博的首个国际展,此次艺术展将展出来自希腊多家博物馆的馆藏珍品45件,带领观众徜徉于海洋文明的希腊民族近百年的文化、艺术和历史,是2022年中希建交50周年的一场重要文化盛事。
如何做好非常时期的展会监管,为上海会展业注入信心和活力?上海会展中心海关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建立“问题清零机制”,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支持打造下半年上海国际展会的“样板间”。
从古代文物的高清图片、全息投影,到现当代艺术原作,珍贵的艺术作品能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上海展出实属不易。“作为非盈利性公益事业单位,我们在承担税款保证金方面存在一定压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得知之后,帮助我们释放办展资金压力,通过派员进驻现场监管,免于主办方提交税款保证金近200万元,极大缓解了办展资金负担。”
其实,上海会展中心海关为了替本次展出保驾护航,展览品监管一科早早就通过“线上问诊”对上博的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除了帮助豁免保证金之外,还获悉高价值艺术品对于温度、湿度的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海关加快通关速度——海关为此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采取“无纸通关”叠加“提前申报”等便利举措,确保展品搭上通关“快车道”——从浦东机场直达展馆。
“疫情后国际上也在探索全新的合作办展模式,比如我们这次的文物就是在‘零押运’的情况下飞到上海的,没有人员押运。”杨志刚回忆了文物抵达上博的情形,“快速完成了通关,从浦东机场落地就直接进入上博展区,海关人员和希腊驻上海总领事、文化领事都亲自到达现场,40度的大热天忙得衣服都湿透。与希腊方面的交接我们也采取‘远程点校’的方式,彼此非常信任。”杨志刚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