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做入职体检成生意

律师: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7月18日

据《北京晚报》报道,现在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通常用人单位要求录用人员先进行入职体检,于是各类入职体检乱象也浮出水面:花钱找“枪手”代替体检,千元包过;指定体检医院或机构,伪造体检报告……

针对体检乱象,此前北京市卫健委发布通知,要确保“实名制”体检有效落实,不给代检等违法行为以可乘之机。

调查

“代检中介”号称包过

最近,求职季进入冲刺阶段,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代检中介,他们为有体检需求的客户提供“枪手”,代替求职者完成体检,并保证“只要交钱就包过”。此类代检中介并不难寻,记者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入职体检”“专业代检”等关键词后,部分代检中介广告映入眼帘。有些广告隐藏在推广文章中,联系方式配有特殊字符,十分隐蔽。

除了代检,一些中介还为求职者提供了另外一条造假的路子:指定医院或体检机构,由中介开具体检报告,交钱后就能坐等体检报告送到家中。

“需要体检报告吗?北京37家三甲医院都能做。”一家中介客服声称,这家中介可制作多家医院的体检报告,涵盖心电图、血常规、乙肝五项等十余种常规体检项目。价格相较代检便宜许多:“纸质版120元,电子版100元。”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多家中介,他们均说,客户只需提供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体检医院、日期等信息即可。生成的体检报告中各项指标都是健康人体的标准数值,“若需按照您提供的数值制作报告,则按每页报告另收取150元费用计算。”这名客服解释,这些体检指标都是提前在模版中预设好的,只需添加体检者的个人信息就能生成报告,这也是价格相对低廉、制作效率高的主要原因。

这些体检报告从哪里来?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家中介的客服人员反复强调,其体检报告都是“原版原章”的,即出具的是医院的原版报告,盖的章也是原公章,“我们在医院有内部人员,保证和医院的一模一样。”客服信誓旦旦地补充,百分之百不会出问题。但当记者询问更多信息以示证明时,聊天页面却始终显示已读未回复。

警示

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面对种种入职体检乱象,劳动法专家、北京会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建波表示,不论是找“枪手”代替体检,还是花钱购买伪造体检报告,或是找关系贿赂体检机构或医院修改体检结果,这一利益链条上的行为均是不合法的。

他举例,求职者的行为构成了民事上的欺诈,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根据损失大小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求职者利用代检或伪造体检报告入职,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传播危险的,还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刑事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介机构长期、大规模组织、实施代检或伪造体检报告等行为,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举措

“实名制”体检更严格

刘建波提示求职者,应按照法律规定审慎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不要在入职体检上动“歪脑筋”。“解决入职体检乱象,需要整个社会面形成合力,从根源打击这条灰色产业链。”

未来,健康体检行业落实“实名制”将更加严格。在采血、放射等易发生代检的环节安装监控系统;加强人证比对、现场照片采集;通过信息化手段比对体检历史数据,发现检测值偏离较大时,系统自动预警提示核查……

针对求职季,北京市卫健委于6月27日发布通知,明确体检机构登记岗位应配备身份证阅读器,应用体检信息系统现场读取受检者身份信息并核对,确保“实名制”体检有效落实,不给代检行为等违法行为以可乘之机。(何蕊  柴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