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将全面构建“规划引领、内涵导向、系统评价、多元激励、提升能级”五位一体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制度链”,率先推出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基础性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实现中医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上海方案”。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上海将围绕“构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格局”,重点打造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样板、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高地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据了解,上海已在多个方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方案》提出的促进中西医协同,健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本市已经印发《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开展中医诊疗活动执业管理办法》,首创“西学中”执业分级分类管理,同时推出中医人员从事康复工作的管理制度。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儿科医院、妇产科医院以及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等高水平西医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并起草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及评估标准。另外,依托国内一流的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共同创立了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以重大临床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重大关键理论的突破,打造国家级的中医西医汇聚创新高地。
特别在今年新冠疫情大上海保卫战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并用,将中西医协作纳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落实,快速构建中西医全面融合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网络和管理流程,形成了系列诊疗规范和方案,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精准分类救治的中西医结合“上海模式”。同时,实施全人群全覆盖中医药干预行动,建立了中医药全面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治的有效机制。
此外, 《方案》提出要改革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推进按疗效价值付费的医保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并已遴选了首批中医优势病种开展单病种付费试点,引导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支付。同时,扶持体现名医名家技术价值的中医医疗服务,激励技术创新和特色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