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童画
“南汇8424西瓜”是浦东本土知名的瓜果品牌,可就在一年前,这个独属于浦东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还在被恶意侵犯,让瓜农们的集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一起知识产权支持起诉公益保护案便由这一个个鲜甜的“南汇8424西瓜”展开。日前,由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的“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公益保护案,已被法院受理立案。
鲜甜瓜果背后的艰难维权之路
2021年7月,上海某知名卖场出现了售价较低的“南汇8424西瓜”,消费者发现除了明显异常的售价外,西瓜上的标识也与官方公布的商标不同,将此事反映给上海市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将情况告知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以下简称“浦东农协”)。因为“南汇8424西瓜”不仅是一种西瓜品类,更是相关部门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商标权利人正是浦东农协。浦东农协称,只有产地在特定区域的西瓜才可称为“南汇8424西瓜”。
经调查,该卖场内假冒的“南汇8424西瓜”的供货商是上海一家配送公司,该公司未经浦东农协会许可,在非特定地区生产的西瓜上使用与“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近似的商标,侵犯了浦东农协的注册商标专用权。2021年9月,市场监管部门对该供货商作出罚款40余万元的行政处罚。
虽然侵权人已经被处以行政处罚,但商标权利人一直未能等来赔偿和道歉。
2021年底,浦东检察院检察官在系统筛查行政处罚案件情况线索时,也注意到了这起涉“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保护行政处罚案,于是主动与商标权利人浦东农协取得联系并实地走访。在走访沟通中,浦东农协表示将提起民事诉讼予以维权,并提出希望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请求。
假冒“南汇8424西瓜”侵犯公共利益了吗?
假冒“南汇8424西瓜”是否侵犯了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如何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又能维护公共利益?今年2月底,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人民检察院进行职能调整,专办知识产权案件,实现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四合一集中行使。
张江院副检察长应悦认为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区域品牌,是特定区域的公共资源,而集体商标则本身就具有集体属性,其成员准入具有开放性。
“南汇8424西瓜”是浦东特色品牌,蕴含着浦东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属于浦东的公共资源。在浦东新区种植、经农协评定认可的会员单位种植出来的符合《南汇8424西瓜》行业标准的西瓜,是可以使用这个商标的。因此,“南汇8424西瓜”作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具有公益属性。
对“南汇8424西瓜”的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权利人的权益,损害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也侵犯了相关产业链从业人员的权益,挤占了种植、销售正品“南汇8424西瓜”瓜农(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南汇8424西瓜”品牌市场关注度高,假冒产品容易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南汇8424西瓜”作为地区特色品牌,对它的侵权行为也损害了地方政府保护和发展特色品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预期发展利益。
检察能动履职于困局中破局
在今年疫情期间,检察官取得了行政处罚相关案件材料,明确了侵权事实,确定了管辖权问题和通过支持起诉保护公益的路径。
在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浦东检察院正式立案受理“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公益保护案。检察官一方面联系市场监管部门,调取了关于该案全部证据材料;另一方面,持续走访权利人浦东农协,围绕权利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综合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引导收集和梳理证据、提出支持起诉意见等多种方式为其提供有力法律支持。同时,对平台上售卖“南汇8424西瓜”以及涉“南汇8424西瓜”商标标识、溯源码及外包装的店铺、店家进行知识产权风险提示,告知相关法律规定以及侵权后果,从源头减少侵权行为的产生。
今年7月15日,在浦东农协提起民事侵权诉讼的当天,浦东新区检察院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诉书,以支持起诉的方式参与地理标志保护。法院当天立案受理该案。
与此同时,关于地理标志侵权溯源治理的检察履职已经展开,浦东检察院将继续梳理浦东地区其他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保护情况,挖掘是否还存在类似“南汇8424西瓜”这样本土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被侵权的情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