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29家院校刑法学科合作共建

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03日

7月28日,由北京大学牵头、29家法学院校刑法学科合作共建的“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暨“课程创新与资源共享”教学研讨会于线上举行。

打破校际、学界与实务界的屏障

“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仪式由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教授主持。车浩教授以一段开场视频介绍了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筹建过程、前期活动和未来规划。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教授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由29家国内顶尖院校共建,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组织一大批优秀青年刑法学者举办系列活动,为培养优秀学生作出了极大努力,值得赞赏。

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树忠教授阐述了成立虚拟教研室的重大意义,北大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始终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难能可贵,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在申报前已探索相应运行机制,获批具备深厚坚实的基础。李树忠教授对建设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提出三点期待:其一,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二,探索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其三,协同共享,让更多法学院共享成功经验。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教授用“突破”“创新”“教学共同体”和“问题导向”四个关键词阐述了虚拟教研室的功能和目标。她指出,虚拟教研室要突破原有框架,吸引更多专家,推动教学创新,构建包含教师、学生、业界专家等在内的教学共同体,通过课程教学梳理出法学教育的难点、关键点,服务培养高水平法学人才的目标。期待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探索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邓云认为,建设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对加强刑法课程建设、促进课程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刑事检察工作离不开刑法理论的支撑,作为专门培训检察人才的机构,国家检察官学院愿意积极参与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邓云书记还提出三点期待:其一,国家检察官学院与各院校法学院共同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贯彻,推进刑法研究与教学;其二,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有机融通,共同开发更多优质刑法课程;其三,让更多高校教师走进国家检察官学院,分享科研成果、教学经验。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指出,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对刑法教学建设至少有三重意义:第一,利用网络技术,为刑法课程内容、方法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第二,打破校际、学界与实务界的屏障,推动刑法知识更新,促进课程理论与实务活动结合,为刑法知识共享提供技术支持;第三,为教学风格迥异、各有侧重的各校展示教学成果提供平台。陈兴良教授认为,各共建院校应保留自身风格,同时寻求彼此间的共性并予以打通,通过交流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我国刑法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嘉宾致辞后,车浩教授宣布“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正式成立。

未来将尝试推进网上集体备课

随后,车浩教授介绍了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未来发展规划:

其一,建设交流平台。把虚拟教研室打造成一个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平台,包括共建单位在内的全国刑法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尝试推进网上集体备课,强化教师间交流,激励更多老师投入、热爱教学,建设教学共同体。

其二,推动课程开发。联合共建单位的师资力量,共同研发新型刑法课程,创新刑法教学体系,特别是推进专题类、案例类与实务类三大类课程建设。

其三,坚持公益授课。集中优势资源,面向全国法科学生公益授课,打破传统师资布局、物理空间的限制,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无界限流动,履行刑法学者的社会责任,实现教育公平理想。

徐慧  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