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主办研讨会

完善海洋法治制度建设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10日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7·30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讲话九周年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线上举办。与会专家就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完善海洋法治积极建言献策。

开幕式环节由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会长杨华教授主持。

上海政法学院院长刘晓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背景下,未来涉国家海洋安全、海洋法治等议题将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培养国家急需法治人才的重要方向。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大连海事大学智库首席专家高之国表示,未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第一,设立中央海洋委员会;第二,建设中国深海空间站;第三,启动涉及建设海洋强国两大历史遗留问题的决策咨询研究;第四,开展建设海洋强国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研究。

宁波大学特聘教授、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原主任翟勇教授表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建立国际海洋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公约》从法理上看是发达国家意志的维护者。他指出了《公约》在专属经济区、民族自决原则等方面的制度缺陷。对于前者而言,未批准公约而利用公约受益的国家行为、利用殖民地获取专属经济区的国家行为都是当前专属经济区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后者,他建议国际社会应重新审视民族自决原则有无外敌入侵、有无外部军事力量威胁。此外,他认为我国还应当重点关注南极条约关于主权声索的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的开展宗旨、海洋自然保护区设置、深海开发的争议、  《公约》面临的西方挑战等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有鉴于此,需要对公约的部分内容予以适度变革,完善现代海洋国际规则,构建更加公平和谐的海洋秩序。朱非  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