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亚和
我家原来是私房。建房时父亲考虑房间要尽可能宽绰些。美中不足的是,家里没有自来水,必须到公用给水站自提,我们这一带左邻右舍都是如此。给水站成了过去的邻里中心,到了盛夏季节尤其忙。
盛夏季节主要靠水来消暑,用水量激增,尤其是上、下班前后的一段时间。邻居爷叔经常急匆匆起床,怕辰光来不及,摸出一根筹子,把头放到自来水笼头下,哗啦啦地冲,再用毛巾撸几下面孔,就心急慌忙上班去了。李家姆妈却精打细算,绝对不肯像邻居爷叔那样浪费水。她趁着早上5点钟给水站刚开放,赶紧去拎来几桶水,洗脸、汰菜,给孩子擦脸、洗身子。等到铅桶里摇晃着浑浊不堪的脏水,李家姆妈才悻悻地倒在门前水泥地坪上,洇湿地皮后,可以降温去暑。
以前自来水杂质多,缸底经常有沉淀物,滑腻腻的。母亲爱清洁,我们只好三天两头地洗刷,保持缸底的洁净。给水站去得多了,与张阿姨也混得熟稔,她没我想像中那么严肃。每早上5点到下午7点,中午关一小时水笼头,全年无休。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比居委会干部还了解东家长、西家短。有时邻里矛盾结怨,来给水站拎水也会唇枪舌剑。张阿姨从竹棚里出来,摇动着略胖身形,蒲扇一摇,闲话几句,双方就偃旗息鼓了。一次,我看见张阿姨拉着邻居阿姐的手,很是亲热,原来邻居阿姐和张阿姨的儿子都要去贵州插队,巧的是还在一个地方。张阿姨请邻居阿姐帮忙多多照应:“阿拉戆大儿子不会做事体,我实在不放心。”张阿姨的眼里泛出了泪,平时喧闹的给水站静了下来。我想到远在北大荒的大姐,那里还会是冰天雪地吗?
1999年6月29日,原卢湾区丽园路713弄内的“公用给水站”牌子被取下,宣告上海市区彻底告别了给水站供水方式,市区居民全部在家取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而幸福的时刻。记得还要早些,老房子被动迁,小时候每天在眼前晃着的两只水笼头也随之消失。但有时候,它还会汩汩地流淌在我的梦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