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会员卡“空降”数百万积分前员工兑换数万元商品

获刑1年4个月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16日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顾家奇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刁某提起公诉,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刁某有期徒刑1年4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今年2月,上海某商场负责人在进行内部审查时发现,有两个会员的积分卡兑换存在异常,且已经兑换数万元商品。根据商场会员积分规定,每在商场消费1块钱积1分,每100积分可以在消费时抵扣1块钱。即便有时商场有活动,消费累计积分翻倍,但是想要账户有数百万的积分,起码也要在商场消费上百万元。真的有这么豪爽的客户么?

在调取积分卡的消费情况时,商场负责人发现,卡上几乎没有消费记录,这些积分都是凭空出现的,而且这些积分注入积分卡的时间都在深夜,此时商场并不在正常营业时间。

为此,商场负责人调取了注入积分显示时间和柜台的监控,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公司的前员工刁某。他此前在商场担任客服专员,主要负责操作积分的账号,帮客人注入积分、兑换停车券等工作。

监控显示,刁某在离职后,故意选择在商场的休业时间多次溜进商场,利用此前所掌握的账号,登录后台服务系统,往自己事先准备的积分卡内注入大量积分,后用于在商场内消费。

经查,刁某向自己注册的两个会员账户虚增积分共计约369万分,后将会员积分以100分兑换1元奖励金的方式在商店进行消费,兑换商品的价值共计3万余元。目前,两个账户尚有积分约54万分未消费,折合价值人民币约5400元。

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承办检察官认为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官说法】

盗窃积分后进行消费与传统的盗窃财物有所区别,但是积分可以兑换成现金进行消费,其本质也是财产性利益,同样构成盗窃罪。

检察官在此提醒大家,如今网络支付越来越普及,无论是商家还是个人,想要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对于自己的网络账号和密码保管要格外小心,不要轻易泄露给他人,如果确实需要给他人进行登录和使用,也要在使用完毕后,对于密码进行及时更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