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朱非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本年度专业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现在进入公示阶段,公示期为8月8日-9月7日。其中,32所高校拟新增法学相关专业,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武大拟增设国际法本科
武汉大学拟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此前在教育部答复“将国际法学列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中曾经提出:继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二级学科,支持能够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高校探索设置相关一级学科,推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中,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统筹研究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灵活高效、适应需求、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武大法科教育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2021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7位。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在平台建设、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诸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国际交流技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国际化法治人才。
学院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制定了专门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对国内法课程进行适当精简、合并,系统性开设涉外法、国际法和国别法课程,加大涉外法治实务、实训课程的比重。贯彻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设置专门的跨学科选修课程模块,灵活运用双学位与辅修机制,加快培育网络空间国际法、国际卫生法、国际环境法、国际体育法的特色与优势学科。
学院还与联合国、经合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国际组织,外交、商务、税务等政府涉外部门,最高人民法院等涉外审判部门,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跨国企业等实务部门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践渠道。
学院从2003年起开设法语法学双学位试验班、2004年起开设德语法学双学位实验班,在国内率先开设“法律+外语”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在充分利用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精通专业外语的法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法学培养模式,建立“2+1+1”模式试验班。
多院校拟增“新型”专业
从公示的拟增设专业来看,多所法学院校紧贴社会发展,拟新增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新型”专业,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例如西南政法大学拟新增“海外利益安全”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拟新增“低碳行政学”专业、河南警察学院拟新增“生态环境警务”专业、上海政法学院拟增设人工智能法学本科专业。
据了解,上海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实力雄厚,同时具有监狱学、知识产权、社区矫正等法学类其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也拥有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悠久历史,依托“中国-上海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这一重大国家安全平台,具备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专业设置基础和条件。上政于2019年5月成立人工智能法学院,拨付专门经费、保障教学用房、购买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拓展实习基地,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法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人才培养实践,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16所高校拟增纪监专业
成都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攀枝花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政法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长沙学院新增“纪检监察”专业等16所高校拟增设纪检监察本科专业,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监察体制改革后, 《监察法》及《监察官法》设置了监察官制度,开展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成为法律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2021年8月20日颁布的《监察官法》第1条规定,要推进高素质专业化监察官队伍建设。第32条规定,国家加强监察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监察专业或者开设监察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监察官后备人才,提高监察官的专业能力。开展法学纪检监察方向人才培养是对《监察法》的积极落实。当前,在2021年教育部备案和审批新增本科专业公示中,纪检监察专业作为法学门类下的新专业已经获得批准。内蒙古大学成为全国首个设置该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
此前,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研究员王希鹏曾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谈“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文中提到,纪检监察学科,是关于纪检监察制度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体系,是党的纪律检查活动和国家监察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纪检监察学的研究对象是纪检监察制度与纪检监察活动。纪检监察学有可能、也有必要作为法学门类下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建设。
大连海事拟增法学本科
3所高校拟增法学专业,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湖北商贸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拟增设的“国控”法学本科专业是由大连海事大学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两所高校进行高等教育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以及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本专业将学校法学(海商法方向)优势学科与斯旺西大学强项“海商法”专业进行对接,以培养海商法专业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英语水平,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统筹领导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良好职业道德水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此外,湖北商贸学院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拟新增法学本科专业。湖北商贸学院作为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应该依托学校在金融学、电子商务、财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方面的资源优势,凸显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法学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在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让与转化、科技成果的保护等法律实务方面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发挥优势,培养面向科研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的具有法律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