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赋能“绣花功夫”

徐汇区推进枫林街道中山医院周边整治取得成效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19日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从乱象丛生到就医环境显著提升,近年来,徐汇区以法治思维推进枫林街道中山医院周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记者近日从徐汇区获悉,徐汇枫林街道积极用好法治“钥匙”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中山医院周边“治安状况良好、城区环境优美、就医秩序有序、商铺门责自管”工作目标。

枫林街道辖区内的三甲医院中山医院,每年门诊量360万人左右,日均人流量高达5万人次。人流密集带来的庞大需求,导致各类不规范、不合法经营行为多发高发,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患者的就医环境。医院周边道路常常拥堵严重,摊贩占道经营、医托拉人、黄牛拉车、乞讨等各种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

当时的统计显示,在环中山医院1.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168家各类店铺中,无证无照、破墙开店、违法搭建等多达112家,证照与业态不符的有14家。

如此乱象如何破解?徐汇区召集16个单位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在两年时间内组织对中山医院周边实施集中综合整治,后续持续推进整治工作,强化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综合施策,依法推进,关停及封门无证无照、破墙开店、违法搭建等112家,责令停业调整业态14家,规范经营42家,砌围墙390米,拆除违章建筑70多间、共1200余平方米,新增绿化520平方米,对2个小区实施综合改造。

这次整治突破性解决了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难事,商户及房东无一人上访或抗法,赢得广大群众交口称赞。而这成效背后,其实是徐汇区用法治思维下的“绣花功夫”为整治发力。

记者获悉,在推进整治的过程中,徐汇区专门成立枫林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引入区域化党建平台,以党建赋能,带动社会资源整合,进一步升级块区党的工作小组制度,打造“微治理”共同体。同时还成立了整治临时党支部,协调整治区域内各单位,联合市政、交警、城管、房办等多部门力量开展“大连勤”整治。

根据“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街道还针对具体分类、不同人群制定法宣方案,并开展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

据悉,为着力解决中山医院周边占道设摊、黄牛拉客和违章停车等各类问题,枫林街道此后又牵头中山医院等相关部门成立了中山医院周边城区综合管理工作站,切实提升医院周边复杂地区综合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