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线索移送机制 建立“一案一台账”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22日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童画

本报讯“被告人被判刑后,仍作为低保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领取低保金8000余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押服刑人员不应当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发现属于国有财产的低保金被违规领取后,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给予“纠错”。

能成功监督在押服刑人员违法领取社会救助问题并及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既有赖于大数据的赋能,更依托于浦东检察院建立的“四大检察”融合发展机制。该院公益检察室主动与民政部门对接,获取了6万余条社会救助资金发放数据,又与刑事检察部门、监所检察部门通力协作获取2万余条服刑人员数据。之后以身份信息、低保公示时间和服刑时间为交叉点,将两方数据进行碰撞对比,发现有在押人员服刑期间违规领取低保金的情形,为此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要求规范低保金的发放工作,加强国有财产保护。这是浦东检察院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发展所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浦东检察院成立“四大检察”融合发展专班(以下简称“融合专班”),完善法律监督线索的发现、流转、评估、办理等工作流程,列出包括公益诉讼检察、民事检察支持起诉、民事检察虚假诉讼、行政检察、刑事执行检察、司法救助在内的6类法律监督线索移送范围清单,并严格限定法律监督线索的移送、办理、反馈工作时限,有效提高了检察监督质效。今年1-7月,“融合专班”收到法律监督线索101件,每条线索均建立“一案一台账”,打破信息不对称僵局和壁垒,共享与统筹线索,动态跟踪办理情况,成案率超过六成,在保护国有财产、促进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关爱弱势群体等诸多领域均留下了生动的检察实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