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海鲜”说到“影子公司”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22日

□ 凌河

“小海鲜”这三个字儿,网上线下是热火了一阵的。“小海鲜”当然不是指沿海一带捞起的特品海产,“小海鲜”只是指它的包装盒,里面装满了真金白银——原江苏省政法委书记王立科,每年要进京“看望”孙力军几次,每次都送上一盒“小海鲜”,装的不是鱿鱼海胆,而是30万美金。王立科送了近30次,每次都是30万美金,孙力军光这一项就受贿六千多万,全部是这个“小海鲜”,到了后来,王立科一到北京,就给孙力军说,这次又给你带来一盒小海鲜,孙力军心领神会,立马笑纳啦!所以中纪委公布了孙力军案后,  “小海鲜”成了贪吏收赃的一个代名词。

其实不止是“小海鲜”,还有一个“米粉箱”,也曾成为行受贿的“标志物”——江西安远的一个女老板谢祚珍,送了370万现金给县委书记邝光华,这370万,每一百万都是装在当地特产的米粉箱里,分四次放在邝书记专车的后备箱里的。邝光华收了四个“米粉箱”后,并没有吞“黑”谢老板,而是为她的房地产量身定制,一手修改了法定的市政规划,让谢老板的四个“米粉箱”,换来了数千万的额外“赢利”。

这些年来,有诉求的老板也好,求“进步”的官吏也罢,他们给“上面”送钱,总不能就这样裸着奉上去吧,于是茶叶箱里、好烟封内、茅台酒装等等,都成了行受贿的“包装”。原深圳政法委书记蒋某、原陕西省委书记赵某等等,抄没的时候,不是都发现了“茶叶箱”里和名酒封内还未打开的巨额现金吗?所以有的贪官喜欢这样的“现金”,20年来平均每天收现钱1.7万元,还有的墨吏,20年来,“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就是收钱”,而“小海鲜”呀、  “米粉箱”呀,就成了行贿者们进大门、入办公室,登堂入室、  “一点心意”的幌子。

但是话又说回来,有的墨吏,是从不收这类“小海鲜”、“米粉箱”的,什么原因呢?收受现金,  “太低端”、  “太直白”、  “过于粗暴简单”,而且数额也区区,你收得了多少现钞?这是不久前落马的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的“心里话”——孙行长受贿十亿之巨,却没有一文钱是现金!这个国内唯一的从营业点出纳做到总行行长的孙某人,有着“极为丰富的金融经验”,便用在贪腐之上,比如说他先成立一个“影子公司”,这公司又分支出十多个“影子层”,这下老板们可以打钱给“公司”了吧,但是不,再以“影子”与老板们“合资”,然后让他们放心向这层“公司”注资,最后才落到孙行长的“实控”手里。所以中纪委揭露,  “孙兑现利益的方式非常专业化,做了层层掩盖,设了很多防火墙,绕了很多圈,利用特有的金融手段和产品予以掩盖”,比起那种“小海鲜”式的“现金交易”来,这才是贪官污吏们近年来走的“高端路线”呀——“不收现金”的,当然何止一个孙德顺,受贿发展到后来,什么房产呀,境外存款呀,期权呀,股份呀,在某些受贿交易中,早已经不新鲜了,早已脱离了“小海鲜”那样的“小儿科”了。上海前些年不是有个贪官,七千万贿额中,九成却是私营企业的股权吗?

孙力军也不完全是“小儿科”,他的罪行,也不仅仅是数亿的“现金”,而主要是“拉帮结派、搞政治团伙”,有着更大的野心呢!同类的还有一个纪监系统的“内鬼”董宏,除了受贿四亿外,更是一个内外闻名的“宫斗专家”,熟稔封建朝庭的内斗,君臣之间的“潜规”,甚至包括后宫的讧争等等,研究“深刻”、如数家珍,说他只是贪图几箱“小海鲜”“土米粉”,而没有更险恶的“政治抱负”,你信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