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河社区巧思自治解决老小区停车难题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24日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坐拥曲水园、城隍庙等地标建筑的三元河社区,是上海市青浦区最早一批成立居委会的,辖区内“90年代”的开放式老小区集中,两三栋楼、几十户人家就组成了一个非常迷你的小区。老式小区内先有车后有位,道路窄、无围墙也没有道闸,到处停满机动车,私装地锁的、扎进绿化带的……

如何解决社区治理中停车难题?三元河社区借助居民议事会平台,摸索出了一套小区自治共治停车管理办法,把小区日益加深的停车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小区的事情大家定

“我们业主经常找不到车位,车辆乱停乱放还经常导致进出发生堵车和刮擦。”小区居民王先生说。车位靠抢,随意停放,说到底还是因为空间太小,如何增加车位,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借助小区综改、“美丽家园”以及“三大整治”建设,对社区内违章建筑、小车库予以拆除,道路进行拓宽平整。

“怎么获得居民的理解,我们不能光一拆了之,我们还要把规划跟老百姓说得清清楚楚”。三元大楼业委会通过上门走访、发放征询意见表等形式掌握车辆信息,以居民议事会为平台,召开户代表、车辆业主等会议,推选产生车辆管理小组,制定车辆管理方案,由车管小组自行实施,居委会及业委会协调和监督。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三元大楼车辆管理支持率达到了98%以上,自筹资金2.9万元用于小区出入口电子道闸安装维护。试点以来,自我管理模式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小区的问题大家管

但自我管理也会遇到问题。三元大楼试点后,有小部分人试图利用车辆道闸管理漏洞乱停车。诸卫荣是三元新村的业委会副主任,并担任楼组长,也是管理小组成员,他发现部分车辆违反协议乱停在小区,马上制止教育,甚至经常放弃休息晚间进行值守,确保小区停车顺畅。

内河大楼以老年人、租客为主,邻里之间经常为抢夺停车位发生纠纷。2021年6月,在三元大楼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对内河大楼“复制”经验,道路空间得到了全面升华。当然,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当时某单元楼梯口至人行道的间距较为狭窄,需要将原先的楼梯口进行改道。先前没有人提出异议,后来却有个别居民私自破坏改道楼梯,拒不配合。经居委干部牵头,车辆管理小组成员多次协调后,该居民自愿完成了楼道修复。

小区的资源大家享

自我管理小组自发成立了“西虹新村车辆管理微信群”,小区每位车主都加入了该群,方便车辆管理和群众监督。“不用抢了,晚上回来都有车位。”老党员董师傅说,“以前经常有外来车辆进行停靠,使得居民车辆无处停放,外来闲杂人员经常进出或逗留在小区,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现在实行的停车管理办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真正为老百姓做了好事。”

今年,享受到自治红利的居民们,针对原有道闸管理有漏洞的情况,提出了升级智能车辆道闸的建议。业主一致认可后,道闸迅速更新换代。现在的西虹新村,真正领会了社区共建共享的含义。不仅如此,在解决了小区内部车位供需相对平衡的基础上,社区居委趁热打铁,广泛开展“文明停车、便民睦邻”的公德意识教育,引导小区居民从自身做起,维护小区内部的良好居住生态。渐渐地,邻居从陌生人变成好朋友,小区不但停车不再难,而且越来越和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