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阳
今年是《教父》上映50周年,半个世纪的时光早已证明这部电影的不朽,在这里,时间在银幕上讲述了柯里昂家族的跌宕起伏,也在现实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讨论和注释。这是一个传奇的黑帮故事,也是普通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惶惑和反思。
肇始于宴会,结束以谋杀,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用相似的结构讲述了几段不同的故事,又指向了同一个宿命。观众上一秒还在为迈克手刃仇家而欢欣鼓舞,下一秒就发现他也曾为摆脱家族的命运做过努力——他当过兵,和哥哥吵过架,对女友说的那句“那是我的家庭,不是我”真挚而坚定。观众看着从父亲手中接过重担的迈克带领家族渡过危机、逐渐兴盛,转眼间却发现在二、三代教父传承时,世界已经大变样——法律越来越被视为日常生活的准则,迈克试图让家族生意合法化的努力却宣告失败。宗教却以体面的外衣,把迈克保护家人的纯粹的愿望纠缠着拖进深渊。如果说“教父”的故事以传奇的姿态开场,却绝不是以英雄的姿态结束的。
当然,讨论黑帮故事在法治社会的坐标不是我想说的,有的电影从头到尾平平无奇,但只需一处亮点就足以收获好评,而《教父》系列则恰恰相反,从头至尾都可以引发观众的深思。第二部里,迈克在古巴街头目睹一位游击队员不惜以性命为代价炸死独裁政府军官,这让他重新思考海门·罗斯投资古巴的提议。迈克看到了理想的力量,一方面是因为他聪明过人,另一方面,不同于在场的其他黑帮人物,迈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物。作为一个移民后裔,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他认同合法努力带来幸福生活的“美国梦”,所以才想要摆脱家族的桎梏,以参军为开始实现自己的理想,只不过,命运捉弄了他。
离开古巴前的混乱一夜,民众在街头高喊“菲德尔”的名字,昭示着古巴革命的成功。迈克避免了一笔巨大的损失,却也发现了亲哥哥的背叛。这一夜他还曾试图带哥哥一同离开,日后他却把枪口指向了自己的血亲。每一代教父无不视保护家人为信仰,却全都在宿命的捉弄下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亲人,从年轻的维托·柯里昂枪杀第一个敌人时起,保护家人的理想就被庞大的财富和欲望裹挟着,无可挽回地走向绝境。人的反抗无法再挽狂澜,但造就了一段传奇,而命运,人们只能期盼它在时间的沙尘里逐渐被掩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