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首度亮相 法官演讲分析对银行有何影响

上海法治报 2022年08月31日

上海金融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进行专题讲座

□见习记者  谢钱钱

“‘科技执行’原则是在草案起草过程中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内容......‘协助执行’是首次作为原则性规定出现在法律明文中......执行更注重权利者的保护......”

屏幕这边,是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硬核“干货”讲解;屏幕那边,是上百名观众认真倾听、踊跃提问。作为上海法院“法进百企护民生”法治宣讲系列活动,也是上海金融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之一,日前,一场为沪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者开展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解读”讲座,在线上拉开帷幕。虽隔着时空距离,主讲人——上海金融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法学博士金殿军与听众们互动依然活跃。结束后,有银行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全程‘干货’,收获满满”!

讲座的背后,是民事强制执行立法历经20余年打磨的最新成果,以及作为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重要主体——银行的权责革新。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首次亮相  法官提示:银行面临这些变革

今年6月21日,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  (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6月24日,  《草案》进一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破解执行难题、规范执行行为、保障当事人权益等即将拥有单独的法律,在金殿军看来,这足以称得上是“突破性的立法”。

建立律师调查令制度、明确对“老赖”的惩戒措施、突出对资金的执行、调整查扣冻制度......面对听讲观众的职业定位,金殿军按新增、修改、废除这三个方面,从207条《草案》中精心凝练了与银行业相关的25条规定,并结合其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为听众呈上“干货”满满的“盛宴”。

同时,考虑到银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的“身份多重性”,金殿军从三个角度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法律科普讲解与风险提示。“当银行作为债权人时,会担心债权如何实现;当银行作为协助执行人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而当银行作为被执行人时,则是要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例如,从协助义务人的角度,金殿军谈及了《草案》的亮点之一:“科技执行”原则。“该原则强调科技手段在强制执行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节约司法成本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协助义务人的银行要积极通过科技、信息化的手段来协助法院执行。”金殿军也呼吁,银行要以全新的姿态拥抱《草案》带来的科技化改革。而从被执行人角度而言,《草案》也明确规定了自觉履行的原则,金殿军也提醒,如果银行被裁判依法承担责任,一定要自觉履行义务,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金殿军坦言,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赋予了期望。“希望银行能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提高协助执行的质效。”此外,面对执行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金殿军也希望银行在强制执行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与法院“打好配合”。“事前做好交易保障,事中尤其加强不动产担保管理,事后进入诉讼和执行程序,配合法院为执行创造条件。”这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意”。

带“目的”而来  讲座倾听银行业金融机构呼声

专业硬核、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在座银行从业人员们沉浸其中。大华中国大信贷特管部、副总裁徐莉告诉记者,讲座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让人看到推动司法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运用的各项具体措施,也感受到‘兼顾当事双方利益’的人文关怀,可谓全程‘干货’,收获满满!”

除了进行专题解读,金殿军告诉记者,此次讲座他还带着一个目的而来:目前《草案》正在修改完善过程中,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草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到最终权益的实现。”金殿军很期待在《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能够听到来自金融机构的呼声和建言献策。

没有查封财产的申请执行人还能否参加分配受偿?如果担保物尚未处置,金钱债权人是否具有参与分配保证人财产的资格以及如何分配……讲座上,从业人员发出疑问,金殿军一一耐心解答,“目前来看,如何加大执行力度、确保银行债权实现是从业人员相当关心的问题。”

“通过这场授课,我学习到《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将司法解释中的一些内容吸取、提升到了国家法律的层次,同时也吸收了司法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执行举措,对强制执行与破产法等其他法律程序的衔接也作出了更加明确和清晰的规定。”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资产保全部总经理助理谢庆彬表示,相信在未来随着《民事强制执行法》的颁布和正式实施,执行程序将更加规范,债权人在执行程序中的利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营商环境将更上一个层次。

执行工作是法院实现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而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则成为一道藩篱。据了解,在上海金融法院建院之初,也曾面临执行标的额案均近亿元、涉案财产种类繁多等诸多困难,但上海金融法院破釜沉舟、谋求创新,打破“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办案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财产执行为核心、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统一监督的执行改革新路径,全面提升了金融案件执行的专业化、规范化、公开化水平。

“执行不仅仅依赖于司法机关,破解执行领域的痛点难点,也需要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协助义务人形成三方合力共同促成。”金殿军说道。相信在未来,这部法律的最终落地,将会为执行工作打开新局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