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见成效!

赵巷镇打造“平安工地”新样板

上海法治报 2022年12月09日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提到建筑工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员管理“乱”、生态环境“差”、治安防控“乱”。为了改变这一印象,赵巷镇着力于探索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力求激发企业自主管理意识,打造“平安工地”新样板。

纵向到底,政府领导,企业责任“做加法”

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项目位于佳采路以北、佳悦路以东、盈港东路以南、规划佳凯路以西,工程总建筑面积364003.54㎡,累计用工7200余人,日常饱和量1200余人,管理规模远超一般大型社区。“这个网易工地和以前我待的工地不太一样,以前的工地打架斗殴的事情可不少,现在这里管得严、管得细,我们工人们都说在这里住得省心,干活也放心了。”建筑工人小王提起网易工地的管理模式赞不绝口。

为什么能给工人带来这样的“安全感”,这都是“平安工地”制度起着作用。赵巷镇明确“政府领导、企业主体、部门督导、自我管理”的工作格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导“做好加法”,制定详细规则。通过联席会议、每日例会、闭环管理等一整套“平安工地”制度,赵巷镇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指导督促网易工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赵巷镇通过告知承诺、约谈警示、不定期抽查等措施,推动工地充分发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工地自主管理安全生产能力水平。

横向到边,管理到人,安全隐患“做减法”

“在我们以前的工地啊,要管的事情这么多,我哪里顾得过来,上面哪里要检查就应付哪里呗。现在可不一样了,每个人的分工都清清楚楚,每天每月都有检查考核,还有责任包干,可不敢马虎咯。”工地负责人张某说。

在网易工地,为了实现社会治理“零”的目标,打好“安全牌”,由政府主导,在每个领域明确管理路径、明确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责任,对管理结果要求也明确。

同时在赵巷商业商务区联合党支部指导下,网易工地树立起红色旗帜,成立了以项目党支部书记为主,总分包联动的党员先锋团队。设定了“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无隐患、党员身边无事故”安全目标,以创建党员安全先锋岗的形式,逐步实现“全员管安全”。

总结经验,打造品牌,管理成效“做乘法”

网易工地实施全项目闭环管理,把牢人员入场、作业、生活三个关口,全角度保障工地安全。工地正式施工以来,核查人员7200余人,清退不合格人员37人,累计发现并纠正各类施工违规行为672人次。实现了人口信息“零差错”,重大案事件“零发案”,火灾事故“零发生”,环境卫生“零投诉”的目标,管理成效大大提升,极大缓解了政府管理和处置应急事项的压力。

网易工地的管理经验成为了“盆景”,如何从个体“盆景”到覆盖全镇的“风景”?赵巷镇通过网易项目探索出了一套政府监管、企业主导的“工地社区”新型管理模式,成功打造了“平安工地”新样板,也为社会治理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