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往事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1月30日

刘向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元宵之夜,去宜兴执行任务。那时的公路还是高低不平的沙石土路,好在繁星璨然圆月通明,我们的警车十分顺利地绕出了崎岖蜿蜒的十八湾。可意外的是当我们驶过一道丘陵山坡时,车子突然熄火。司机说车出了故障,一时半会儿修不好,只有先把车子推离山道后再另想办法赶路。幸运的是前方正是下坡路,月光下的人家也依稀可见。于是司机把着方向,我们脱去大衣推着车子一路小跑。估摸十来分钟,我们就到了靠近路边的人家门口。

这是一户依山而居的农家。门口挂着一对红灯笼,平整的场地上斜映着草垛的影子,两棵挺拔冷峻的杉树静静地沐浴着如水的月光,颇有一番月上树梢的浪漫意境。望着窗内温润的灯光,我们正犹豫着是否敲门求助时,人家的主人打开了房门。更惊喜的是没等我们说完事由和表示惊扰的歉意,主人执意要我们进屋吃圆子,说是元宵佳节客人到了都要吃圆子。其实我们早已饥肠辘辘,看着主人一脸的淳朴和憨厚,我们顿然感到有股到了家的温暖。进了屋,温婉的女主人热情地让我们入座。身边的可爱男孩对我们似乎并不陌生,边打量着我们,边收起桌子上的玩具跑进了另一个屋子。攀谈中,已被我们称为苏大哥的主人欣悦地说镇上的文化馆正在举办元宵灯会。先前连汤圆也顾不上吃就去看灯会了。这不,刚到家就遇上了我们。他还说来的都是客,不必拘谨,也不必客套。坐下来喝杯茶,吃碗汤圆就是朋友了。话音未落,满脸喜悦的大嫂端着两大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放在了摆有糖果糕点的八仙桌上,还说馅里有豆沙和枣泥,吃了一年到头都会甜甜蜜蜜快快乐乐。这些汤圆个个滚圆匀称滑润剔透,碗里还飘浮着点点灿烂的桂花。我忍不住吃了好几个,那真是甜在嘴里,暖在心里。

回味着甜蜜的汤圆,我油然感到在这暖意融融的元宵之夜,苏大哥一家把我们这些过路人当做家人真挚相待,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百姓人家的甜美生活,而且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和博爱。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身为一名执法者所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夜已渐深,面对苏大哥和大嫂的一片诚意,我们掏出粮票和现金表示感谢,并解释了要尽快赶到镇上的缘由。苏大哥一听说我们有急事便转身推出自行车说去叫辆拖拉机来送我们。不一会,一辆“突突”响的手扶拖拉机就到了门口。我们怀着感激,披着月光继续前进。半小时后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并顺利完成了任务。翌日一早,苏大哥特地到招待所接我们,还帮我们找来了两位修车的师傅。

日月如梭,又是一个圆月朗照灯火璀璨的元宵之夜。喜庆之中不禁又想起了苏大哥那憨厚的笑脸……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