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张颖
几个月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根据线索发现该辖区存在餐饮及外卖送餐从业者健康证过期或伪造情况。而在日前杨浦区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回头看”工作中,通过抽查区域内餐饮从业人员、外卖送餐人员的健康证发现,被抽查人员均持有有效健康证。这一变化缘何出现?一切要从杨浦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承办的一起案件说起……
发现线索 开展层层调查
2022年,杨浦区检察院接到消费者的举报,反映某公司一站点为外卖送餐人员伪造健康证。“骑手的健康证究竟是真是假?该公司是否存在使用伪造健康证的行为?”带着疑问,公益诉讼检察官决定立案调查。
通过调查取证并询问举报人和站点多名外卖送餐人员,检察官证实该公司存在使用伪造健康证的行为。由于该公司承包了某平台的外卖配送,故检察官向某平台调取后台数据,抽查该站点35名送餐人员,发现其中有20余人上传的健康证落款均为外省市某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纯属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检察官随即电调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核实反馈,查明此类健康证均系伪造。另外,检察官将调取的健康证信息数据与“上海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发现部分外卖送餐人员的健康证已超期。
沟通协作 凝聚合力整治
“外卖送餐人员身体若不健康,消费者又如何放心地点外卖?”杨浦区检察院立即与相关职能部门就外卖送餐人员健康证不合格问题进行沟通。为了尽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打消广大消费者的顾虑,双方一致认为该案应从快办理。杨浦区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行政机关依法查处违规站点,对重点外卖平台配送站点开展排查,规范辖区外卖送餐人员健康证管理。不同于一般的2个月回复期限,此次检察机关要求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的15日内即回复整改情况。
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制定调查方案,对承包某平台外卖配送的6家企业8个站点的外卖送餐人员持有健康证的情况进行排查,对有问题的企业立案处理、责令整改。
诉源治理 助推行业规范
为了延伸治理效果,根据检察建议,行政机关进一步检查辖区内另一外卖平台所涉11家配送企业11个站点的外卖送餐人员健康证情况。截至目前,已对两家有问题的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同时,检察机关针对外卖平台审核健康证机制存在的上传图片不清晰、不正规,难以辨别真伪和假证通过审核的问题,要求企业严把从业人员准入关,完善平台健康证上传规则;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健康证实质审核力度,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相关行政机关举报。对于本案中企业使用伪造健康证涉嫌违法犯罪的,将依法调查处理。
案件办得好不好,关键看效果好不好。于是,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一同开展了“回头看”,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正义说法>>>
健康证明是特定行业从业人员通过体检获得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出具有关身体健康体检合格的证明。外卖递送过程涉及食品安全,外卖送餐人员不仅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应秉持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外卖送餐人员健康证有“猫腻”,给食品安全带来重大风险隐患,威胁到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侵害消费者权益。
检察机关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开展专项检查,积极推动诉源治理;通过行政机关对外卖平台审核健康证机制存在的漏洞进行提示,促进企业优化健康证审核机制。整治了餐饮行业健康证乱象,达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从源头防范风险隐患,让消费者用得放心、吃得安心,真正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