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北京盈科(上海)
律师事务所 张刚
生活其实不需要处处设防,试一试,带着童心,带着善意,去理解别人,去感知世界,你会觉得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我曾经在一周时间里行程过万里,先后遇到三座名山:玉龙雪山、泰山和武夷山,不得不说,这是建设工程专业律师的一种福利。
如果仅仅是匆匆过客,没有故事,生命将毫无意义,尤其是对于出差的律师来说,枯燥而又紧张的旅途,如果没有生活点缀就会缺乏情趣。
茶,对我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点缀,既然来到武夷山,就不能不去看一看大红袍。
我走进一家茶店时,一个小姑娘热情地迎接我,声音温柔甜蜜,她请我坐下,然后给我泡茶,让我品尝了两款武夷山岩茶,一种是“肉桂”,一种是“水仙”,口味极佳,醇香浓厚,我当即决定各买一斤。
她于是去帮我包装,我换到正座,自斟自酌起来,俨然成了主人,加上小姑娘极有韵味的福建普通话,感觉心情真好。待到一斤“肉桂”包装好,我突然醒悟,赶紧起身来到小姑娘身边,质问道:“你现在包装的是不是我品尝的那一款茶啊?”小姑娘边笑边回答:“您放心!”她轻描淡写的态度,反而加重了我的疑心,顿觉上了当,自责当时忘乎所以。
我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有一年我去黄山旅游,在宏村的一家茶店,店主给我们推荐了一款极品毛峰,我们品尝后感觉口味极好,于是买了很多,因为旅游不方便携带,让店家帮着邮寄回去。
回到家拿到手的茶,却喝起来怎么也找不到在黄山脚下喝茶的感觉。朋友说我们肯定被人骗了:商家掉了包!
所以我在武夷山茶店正陶醉时突然想起这个故事,赶紧过去亲自监工,还好那一斤“水仙”确实是从我指定的一个罐子里拿出来的,但是那斤“肉桂”就不得而知,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就作罢。
回到家后品尝,果然不是那个味道。于是断定,无奸不商,处处都是陷阱,后悔莫及!我们常常劝告别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确实是至理名言。
法学是建立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上的,所以很多法律主要是为了防范“坏人”制定的。律师办理案件也是这个思维方式,首先要把案件的结果想的很坏,把困难想的很多,然后一个一个去解决,向着最好的方面努力,最后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律师的工作是艰苦的,内心是压抑的,纠结的,挣扎的,因为他会树立很多假想敌人,需要处处防范,防止落入圈套,掉进陷阱,这是一种职业思维习惯,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一直保持这种思维状态,将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才会找到快乐。律师尤其要学会这种能力。
我们去云南丽江的第一站是拉市海景区,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但所到之处只见一片草地。三三两两的律师漫无目的地转悠,我们在景区的一个店铺不期而遇,于是约着坐下来歇歇脚。我要了一壶普洱茶,在露天的桌子上围坐。景区的茶,我没有太多期望,只是要一个借口而已,为的是停下来休息。
我们慵懒地靠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吹着小风,喝几口茶,聊几句天,小眯一会,发一会呆。四周是起伏的群山,白云悠悠地飘在山顶,蓝天如大海般洁净。“跌坐草团中,相视忘我尔”。突然意识到我们竟然如此渺小,淹没在这个盆地里,消失在草丛中,完全融入大自然,这种忘我的境界顿时让我放松下来。
然后惊奇地发现,那一壶普洱茶竟然越泡越浓,越喝越醇厚,甘甜可口,香气怡然,余味绕梁,竟然断定这一杯48元一壶的普洱茶应该是极品。不对,在这样一个冷清的景区,不可能有极品茶!
后来我慢慢反思起来。我是不是错怪了那个黄山脚下的茶商?我是不是错怪了武夷山茶店的小姑娘?
品茶,不仅与茶叶的品质有关,也与茶具和水质有关,与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心情有关。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喝茶,就会有什么样的品味。
喝茶如此,生活亦如此。生活其实不需要处处设防,试一试,带着童心,带着善意,去理解别人,去感知世界,你会觉得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