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房素平
本报讯 可能遭遇的“校园霸凌”行为是否属于黑恶势力?如何保护孩子们不受黑恶势力侵害?正值《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月,近日,作为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法治副校长,松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房素平法官来到孩子们中间,通过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播下更多反有组织犯罪的“种子”。
这是一堂看似与孩子们的学校生活遥远,实际上却息息相关的普法宣传课。据介绍,在全国各地查办的涉黑涉恶类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者并不在少数,而且常常行为更为过激,受毒害更深。房法官特意选择了高中一年级学生作为对象,就《反有组织犯罪法》的亮点,尤其是如针对在校生或在学校发展组织成员的犯罪行为时学校的强制报告规定等,进行了着重宣传指导。
课堂上,房法官首先给大家讲解了《反有组织犯罪法》中的“有组织犯罪”概念,结合相关真实案例、图片视频等,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涉黑恶犯罪的巨大社会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国家出台《反有组织犯罪法》的重大意义,与对自己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的巨大价值。
此外,针对目前具有较大迷惑性、年轻人容易误入歧途的一些犯罪行为,房素平法官专门分以传播赌博软件并发展赌客的开设赌场,以“消费贷”“美容贷”为幌子的套路贷诈骗,因提供相关转账账户而被定性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享了典型案例。
最后,对孩子们心中的疑惑,房法官也一一细致作答。例如,可能遭遇的“校园霸凌”行为是否属于黑恶势力,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学校、老师能做哪些事更好地保护好孩子们等,房素平法官从该如何应对以及学校的义务等方面作了解答。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