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路
小时候懵懂,只觉得哪有兴趣,就往哪靠。
读小学时,看到人家普通话说得好,就想着有一天,我也能把它说好,字正腔圆的,声情并茂的,在台上朗诵、演讲,多有面!
待到上中学时,看到有人字写得好,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或娟秀工整,或遒劲有力、或飘逸潇洒,惹来一阵艳羡;想着以后也能把字写得如此让人着迷,那风头出得够炫、够风光!
等参加工作后,看到有人评上先进,带上大红花,手捧获奖证书,人人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心里就会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成为风流一代!
那时候,没想过“人生的泊位”这样深刻而又崇高的问题。即使想,最多也是想能给自己或父母增添什么荣耀与光彩。
直到有一天,在一份行业报上读到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人生的泊位》,讲的是一个小青年如何立足岗位成长为市新长征突击手的故事。我看了之后,猛然觉得人生该有自己的追求、该有奋力游向属于自我的港湾。
于是,便在“人生的泊位”影响下,一直风雨兼程。虽然少了些享乐,生活寡淡些;虽然别人说我少趣,可我依然我行我素不惧孤独。回望人生,如此这般,却又让许多人为我生羡。有时,我也羡慕自己。为何在艰难困苦时总能绝处逢生?为何在千转百回时总能上一个台阶?
人一天天在长大,人也终究会变老。人生不知飘向何方,又不知落地何处,这其实是很惨的。想弄明白,也想搞清楚,就是模模糊糊,犹犹豫豫,既辨别不清,又下不了决断。一晃儿,人生半程,收获寥寥,唉叹,或为时已晚。
人找不到泊位,就像无根的草;人找不到泊位,就像没有生活的巢。
无需过多解释,人需要泊位,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立足之地,并非是曼妙中的童话、春色下的景致,也绝非是梦里头的图画、希望中的幻觉;为了生存、寄托,以及活着的一份价值,它是一个能听到声音、能使唤工具、能天天碰见、能用力创造有滋有味的地方。前方已有了可期的伊甸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