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监控变“直播”视频流出怎么办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5月15日

据“央视网”报道,为了安全和更好地照顾家庭成员,许多家庭现在会选用智能摄像头。这种摄像头一般会设置有账号和密码,用户下载一个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就可以随时用手机查看监控画面。

许多网友反映自家的智能摄像头经常会“自动转头”,有的甚至还会显示“×人正在观看”的字样。摄像头记录的本该是隐私,如今却变成了“直播”。

北京中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悦对记者表示,入侵家庭智能摄像头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除了要接受民事和行政处罚之外,情节严重或面临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

郭悦律师介绍,在民事上,入侵家庭智能摄像头的行为构成侵害公民财产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及一般人格权等问题。在《民法典》人格权篇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从行政处罚层面上,入侵家庭智能摄像头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将面临罚款和拘留的行政处罚。

从刑事责任上来看,入侵家庭智能摄像头的行为可能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的规定,涉及这个罪名情节严重的,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厂家提供的产品应当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保护个人信息。同时《网络信息安全法》也规定了,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的维护。

因此,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漏洞遭受财产权或人格权侵害造成损失的,厂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严重的可能还要承担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

那么,自家智能摄像头被入侵后,该如何处理呢?

对此郭悦表示,上述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一旦发现应当立即报警。

除此之外,如果发现所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缺陷,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至于家庭智能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出怎么办,郭悦认为,处理办法简单来说就是“追根溯源、保存证据、各个击破”:

首先,要做的是查找流出渠道,比如是否一个网站?还是微信公众号?又或者是某个平台账户等等。

其次,应及时保存证据。对于流出情况,要做证据保全,可以自行用手机录制;如遇到比较复杂的,可以找律师进行见证或公证机构进行公证。

最后,根据流出渠道不同,寻求不同解决办法。

如果流出视频内容量少且内容没有明显违法或侵权的,可以尝试平台举报投诉,向网站所属公司发送律师函,要求删除视频;如果流出视频内容量大且内容明显违法或严重侵权的,请及时报警处理。(杨雯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