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7项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昨发布《专项行动计划6.0版》

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专门破产程序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5月23日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钱成 摄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方法论手册,明确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行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今年年初,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6.0版,树立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鲜明取向,法治化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更好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保障上海高质量发展?昨天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上海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6.0版》(以下简称《6.0版计划》),聚焦现有工作短板弱项,提出17项措施79项具体任务。

记者从会上获悉,五年来,上海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陆续推出104项改革举措,已显成效,其中7项“上海经验”在全国推广。聚焦破产审判改革,此次《6.0版计划》提出了11项具体改革任务,其中包括积极探索建立专门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专门破产程序。上海法院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也将于下月上线运行。

对接最新要求提出17项措施79项任务

在世行发布的新指标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牵头的“解决商业纠纷”和“办理破产”两项指标的三级指标数量由原来40个增加至119个,营商环境国际竞争的压力更大、责任更重。

根据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承担了“解决商业纠纷”和“办理破产”等方面12项改革举措的牵头任务和4项协同推进任务,这对上海法院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上半年,上海高院对标对表,研究制订《6.0版计划》,旨在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国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任务,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继续出新招、解难题、创新路、提质效,持续推动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稳中有进,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绩。

“《6.0版计划》全面对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和世行最新的评估要求,聚焦现有工作短板弱项,从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深化重点环节流程再造、深化重点配套健全完善等三大方面提出17项措施,细化分解为79项具体任务,其中涉及今年新增工作举措的有41项,占52%。”会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金水介绍。

记者注意到,在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方面,《6.0版计划》对标世行评估的新理念新要求,建立健全审判工作机制,推动相关领域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主体新需求新期待,进一步补短板、强措施、优服务,努力让市场主体对上海法院司法审判的公正高效便捷有更大获得感。在深化重点环节流程再造方面,《6.0版计划》聚焦制约审判质效提升、影响当事人获得感体验度的堵点难点问题,强化相关政策和机制的系统集成,努力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形成更大的制度驱动力和保障力。在深化重点配套健全完善方面,《6.0版计划》推进司法质效公开,保障和促进公正廉洁司法,发挥数字改革赋能实效,加强涉营商环境法治宣传,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能力水平。

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下月上线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近年来,企业破产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破产审判工作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17年以前,全市法院每年受理的破产案件不足100件,到2020年就突破了1000件,三四年间足足翻了10倍;2022年的收案量达到1738件,预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上海高院商事审判庭(破产审判庭)庭长潘云波告诉记者。

为积极回应市场需求,上海法院大力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先后在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上海三中院、浦东法院设立专门的破产审判庭,持续推进破产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数据显示,最近五年,上海法院共审结破产、清算案件3477件,盘活资产650余亿元,清理了结2.3万户债权人逾2500亿元债权债务,让一大批危困企业脱困重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为服务保障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如,上海破产法庭审结的上海三岔港实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转重整案,将绿色环保经营方案融入重整计划,推动长江口航运码头污染治理并实现绿色升级,实现了企业重整挽救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6.0版计划》就破产审判提出了11项具体改革任务,也是单项改革举措中涉及具体任务最多的一项。

“这11项改革举措是对近年来破产领域改革的延续和深化。”潘云波介绍,主要包括狠抓破产审判质效提升、推进破产审判现代化改革、完善涉破产公共服务系统和促进办理破产政策机制系统集成四个方面。

以一般破产案件在12个月内审结、简易破产案件在6个月内审结为目标,上海法院将进一步完善破产案件审限管理,以决战决胜勇气清理破产老案。对标世行新指标体系的理念方法,上海法院还将积极探索建立专门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专门破产程序,更好促进小微企业高效挽救和有序退出;稳步推进跨境破产实践探索;深入研究破产环境债权的清偿顺位及其实现方式等。

据了解,上海法院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将于下月上线运行,该系统将显著提高破产法官、管理人办理破产案件的工作效率和便利度。同时,上海法院将加快打通信息渠道互联互通,努力实现涉案信息“一网通查”、破产事务“一网通办”。

今年3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会同17家政府部门联合出台本市办理破产系统集成政策文件,从9个方面提出35项具体措施,得到破产从业群体的积极反响。其中,建立小微企业专门破产程序、建立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推进跨境破产实践探索、探索破产环境债权的优先性等都是今年新增的举措,也是破产审判领域的前沿课题,上海法院将率先探索推进,努力争取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改革成效显著7项“经验”全国推广

2018年至2022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连续5年推出上海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陆续推出104项改革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2021年世行评估报告显示,上海“执行合同”指标在全球城市位列第三,其中“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城市第一;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上海法院“解决商业纠纷耗时”和“破产法律框架质量指数”两项指标获得满分,成为“国内最佳实践”。

2022年,按照国务院在全国六城市开展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的部署,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共牵头11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和3项市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均已出台制度性规范并积极落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上海法院探索试点的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允许权利人推荐选任破产管理人、便利破产管理人查询涉案信息等3项改革经验被纳入其中。加上2019年被国办复制推广的推行网上立案与司法数据常态化公开、推行全流程网络化办案等4项改革经验,上海法院已有2批次共7项营商环境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复制推广。

创新试点举措方面,上海法院出台《关于小额诉讼审判工作的实施细则》,拓展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明确小额诉讼程序案件按10元1件收取诉讼费,推动简易纠纷依法高效解决。二是推进诉讼电子化改革。实施全流程网上办案升级版,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达到89.5%、随机分案率达到91.2%、在线庭审适用率58.6%、电子送达适用率59.1%,新收案件实现100%电子档案单轨制归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等部门电子卷宗归档改革国家级试点验收,获评“上海市示范数字档案室”。

据悉,下一步,上海法院将紧紧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有力服务保障大局,以高质量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上海营商环境质量实现新的更大跃升作出更大贡献。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