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搞低俗也要遭“拍砖”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5月31日

资料图片

资料照片

□刘永加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安通报,针对演员李昊石在演出过程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情况,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调查。同时文旅部门已经对涉事公司进行了巨额经济处罚,并决定无限期暂停涉事公司在京所有演出活动。

在明代,也有搞低俗遭到抵制的一起案例,而且涉及明代著名作家、三言作者冯梦龙。即使是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搞低俗游戏也会遭到人们的围攻和“拍砖”。

名作家突遭“拍砖”

冯梦龙万历二年(1574年)出生于名门世家,他与兄画家冯梦桂、弟太学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冯梦龙除了写诗文,还写了许多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东周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古今烈女演义》《广笑府》《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等,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作家,曾因为家境困难走过一段弯路。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一天,正在苏州家里闭门写作的冯梦龙突然被门外的嘈杂声惊扰。他家门口来了好多人,他们高喊口号,让他停止“研发游戏”,销毁他的游戏大作《叶子新斗谱》。这些人不仅谩骂冯梦龙,还向冯梦龙家里投掷砖石瓦块,砸他家的门,甚至一块砖头差点拍到了他的头上。冯梦龙被围困在家里。许多人还以他“研发游戏”毒害青少年为由,将他告上了县衙。县衙已经开始调查,并准备拘捕他。这突如其来的围攻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冯梦龙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虽然才学过人,但是科举之路一直不顺,20岁后,乡试都一直未能中举。后来他弟弟生了重病,家境日渐衰落。生活所迫,平日喜欢收集整理民歌、民俗的冯梦龙,开始撰写实用的大众通俗读物,卖给书坊换点钱养家糊口。

他整理的《挂枝儿》小曲,就收集了一些民歌小调,很合市井百姓的口味,推出后非常受欢迎。他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科举要点,撰写教辅书《麟经指月》,为广大考生指点迷津,也很受欢迎。

当时兴起了一种纸牌游戏“叶子戏”,也被称为“马吊牌”,据说就是后来的麻将。冯梦龙发觉大家很喜欢玩这种游戏,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写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指南:《叶子新斗谱》《马吊脚例》《牌经十三篇》等。这些书在民间很快流行起来,为书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他自己也因此赚了几个钱。

本来,冯梦龙的这些民间游戏指南是对民间文化的整理和传承,可让冯梦龙没想到的是,他“研发”的这些游戏书,由于对新生事物叶子戏的打法与获胜技巧解读详细、可操作性强,并且因为这玩意好玩又能来钱,所以一亮相就卖火了,尤其引得各地青年的疯抢。

一时间,大家都买来冯梦龙的书当教材,玩起了叶子戏。结果,不少年轻人沉溺于纸牌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前途。一些青少年甚至参与赌博,输了不少钱。因为赌钱欠债,许多家庭遭到变故,有的人走上了盗窃抢劫之路,更有甚者杀人越货。家长们认为,这都是冯梦龙的游戏书给害的。不仅如此,有人还深挖,说冯梦龙整理的《挂枝儿》小曲低俗不堪,有伤风化,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更是大逆不道。

“叶子戏”令许多人痴迷

那时流行的“叶子戏”,是一种什么游戏呢?原来,这是一款起源于唐朝的纸牌游戏,由于纸牌只有叶子一般大,因此得名“叶子戏”,这种被看作扑克牌前身的游戏,共有四十张纸牌,按照标注“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而分成不同花色,人们拿着纸牌玩耍,赌的就是钱。元朝时,这种叶子戏被马可波罗带到欧洲,进而演变成为现在的“扑克牌”。

“叶子戏”在明朝中后期流行甚广,人们玩得风生水起,甚至不断深化,把“叶子戏”与时事热点事件结合起来。当《水浒传》故事火热的时候,人们就把水浒人物加入“叶子戏”:牌面上不再简单写钱数,而是按照牌面金额大小,依次画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相貌,牌上的好汉越牛气,牌面的金额也就越大,一轮打完,犹如梁山好汉拼杀战场一般过瘾。

到了崇祯年间李自成农民军起义后,各地的“叶子戏”纸牌上,又出现了李自成、张献忠、刘宗敏等人的形象……游戏拼杀的结果,总有人会输掉不少的银钱。据明代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记载:“斗叶子之戏,吾昆城上自士夫,下至僮坚皆能之。予游昆庠八年,独不解此,人以拙嗤之。近得阅其形制,一钱至九钱各一叶,一百至九百各一叶,自万贯以上皆图人形。”因此,“叶子戏”令许多人痴迷不悟,深陷其中,特别是对青少年危害较大。

对此,当时的一些名人站出来说话了,曾担任过户部郎中的叶春及就要求戒赌博,诸如铺牌、弈棋、双陆等无益之事,即使不赌财物,也要“一并罪之”;曾任都给事中的魏大中也有一段批评博弈的精彩言论:“博与弈,乃贪心、杀心、痴心、嗔心之变理也。于事虽小,害道则大。人家不肖子孙堕其窟窖,至于败荡家业,丧失身命者,要皆一念贪痴之心有以溺之耳。少年之人尤宜警戒。故曰:世人不省事,日日博与弈。赢得转头空,何须论高着?”

于是,当地老百姓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纷纷向冯梦龙拍砖,并将他告到了官府,冯梦龙因此深陷官司。

恩师惩戒给他教训

面对如此困境,冯梦龙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人——自己的老师熊廷弼,他是万历进士,曾任江浙督学,后被朝廷委任边防重任,为明末重要将领。

据清钮琇《续编·人觚·英雄举动》记载,熊廷弼督学江南时,每逢考试,都亲自批阅试卷,每看到佳作,就喝酒,抒发心中快意;遇荒谬拙劣之作,就舞剑一回,抒发心中郁闷。冯梦龙就是熊廷弼主考时发现的人才,求贤若渴的熊廷弼很欣赏冯梦龙的才华,于是冯梦龙成了熊廷弼的门生。

这时,熊廷弼正好告假回到家乡江夏(今武汉)。冯梦龙闻讯赶到江夏,见到老师,把自己的处境诉说一番,请求老师帮忙。听闻冯梦龙的情况后,熊廷弼先问道:“听说现在到处都在传唱你的《挂枝儿》小曲,你可有带来一两本送给为师赏鉴一番?”冯梦龙一听,顿觉尴尬,连连请罪。

接着,熊廷弼请冯梦龙吃饭,桌上就放了两碗菜,一碗是咸鱼,另一碗是老豆腐,米饭是用没脱尽壳的糙米做的,烩的豆腐糊了,咸鱼又苦又咸。冯梦龙勉强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声称自己吃饱了。饭吃完了,熊廷弼起身到里屋去了,出来时给冯梦龙一封信,让他带给自己的老友,而对冯梦龙请求帮忙的事情只字不提。临行前,熊廷弼还送了一个几十斤的大冬瓜给冯梦龙。恩师一系列的举动让冯梦龙心中极为不快。冯梦龙扛着大冬瓜,还没走到码头,就扛不动了,他扔下了冬瓜。

几天后,冯梦龙乘坐的船在码头靠岸,冯梦龙上岸将熊廷弼托付的信交给了恩师的老友。恩师老友热情款待了他,并送给他三百两银子。

原来,熊廷弼一直很爱惜冯梦龙的才华,得知冯梦龙经济不够宽裕,于是就假借给老友送信之名,暗中资助了冯梦龙银子。在听到那些攻击冯梦龙的言辞后,熊廷弼虽很同情冯梦龙,但也认为冯梦龙不谙世事,为了眼前利益写了一些内容不当的书籍,觉得应该让他受到教训,于是便有了上面的一系列刁难,本意是提醒自己的学生,今后不能再这样干了。不过,熊廷弼暗中给冯梦龙家乡的县令写了信,替他做了解释。等冯梦龙回到家乡时,官司已经解除。

低俗游戏的余震

冯梦龙的官司是被化解了,可是“叶子戏”在明末却大大地流行开来,不仅毒害了青少年的成长,对于大明王朝的亡国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那时玩风赌风日盛,本该刻苦读书的生员秀才们,一瞧见“叶子戏”,眼睛就放光,以至于“生员赌博,入市饮酒,大白行俭”。万历年间以后,不仅是秀才,就连举人、进士们也热衷“叶子戏”,出现“以不工赌博为耻”的怪象。很多士大夫也沉迷其中,“穷日累夜,痴然如狂”,连呼“极有趣”!

甚至李自成即将打到北京,朝廷的一位重臣奉命离京督调各地官兵勤王救驾时,途中还不忘派亲信持令旗快马返京,取来“叶子戏”牌以便军中玩耍。国难当头,竟然也禁不住“叶子戏”的诱惑,焉能不败?真是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