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谈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6月06日

事由:

极个别创作者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编造不实“贫困生活”“破旧住房”等场景,实施虚假“捐赠救助”等“公益”行为,骗取流量、钱财和爱心,影响恶劣。针对这一现象,近日,抖音更新了关于抖音公益内容治理的最新规范。新规明确要求,“公益类账号,不得进行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行为。”(6月3日光明网)

百家讲:

一段时间以来,以“卖惨式”为代表的虚假“捐赠救助”行为,在各大直播平台非常盛行。因此,平台严厉打击虚假“公益”行为,禁止公益账号流量变现,是在履行平台的主体管理责任,守住公益底线。

此前,监管部门和平台都多次出手,打击虚假“公益”行为,清理封禁了一批账号,依法惩治了一批违法者,但是收效并不明显。虚假“公益”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公益”能够吸引眼球,将虚假“公益”视频做为导流工具,再借机骗取粉丝的钱财。所以,根除虚假“公益”,就要切断流量利益链条,让主播无法获益。

既要堵漏洞,也要开大门。公益有着广泛的民间需求,在堵住“伪公益”之后,平台还可改变流量政策,开设公益活动专区,对合法公益账号实施流量倾斜、关键词支持等,引导用户参与正规公益活动,支持合法公益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江德斌

事由:

定制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同名“理财”App,成立炒股交流群,开通直播间每天金融大咖亲临授课,定时分享“牛股”,名为支招实为销售“理财产品”,一场直播间直通“致富路”的骗局自此拉开帷幕,不到3个月,付某等人获利近百万元,受害人遍及北京、山东、云南等7个省份。(6月4日东方网)

百家讲:

不知从何时起,不少不法分子通过假冒网站、假冒App、假冒工作人员等形式从事非法证券活动,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治理虚假炒股软件涉及网络安全、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对诈骗群众的假炒股软件采取零容忍态度,形成打防并举、多元治理,着重完善机制制度势在必行。为此,证监、网信、工信等主管部门必须强化监管力度,明确、压实各方责任,增强平台、券商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出台相应规范或技术标准,提高定期检查和测评频率,提升相关App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同时,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平台运营者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更积极主动地落实监测、报告和治理义务。

此外,下载安装各类软件要通过官方软件商店,不要下载安装陌生人推荐的各类App软件,尤其是那些通过点击网址链接才能下载的App。投资者要提高警惕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要拨打证券公司的官方电话咨询了解,一旦遭遇诈骗,要留存好相关资料及时报警。  ——童其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