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徐荔
已服刑5年有余的王二(化名)学了多遍法律通识课,还是没解开心中疑惑,自己只是钻了规则的“空子”,怎么就成了犯罪?当王二得知青浦监狱针对有法律问题的服刑人员开设“心理—法律团训”后,他心动了,“要不报个名,试一下?”
就这样,2022年,王二参与了青浦监狱心理健康指导室开展的“心理—法律团训”,除了心理咨询师,亦有公职律师参与其中,利用心理剧等方式双管齐下,释法说理,解开心结。
参加心理团训想知道“我骗了谁”
青浦监狱的服刑人员教学楼北楼第二层是书画展馆,心理健康指导室就在书画展馆正下方,安静隔音,明亮舒适,便于来访。心理团训室的布置也是非常精致的,东墙上挂着一幅大海主题墙纸,上面印着海天一色的白云蓝天绿水,边沿上秘密齐齐的印着百态的小贝壳,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很温馨。西墙上挂着一幅青山绿水画,两边挂有两盆茂密的绿萝点缀,给来访者安心、放松、舒适感觉。南墙上百叶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的绿植,绿植中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盛开时一股与新鲜青草之气混合的桂花香就会扑满鼻官。房间正中间围着一圈摆放整齐的椅子,吊顶上多媒体影像设备和门后摆放整齐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器材组成了团训室的全部。
初次参加团训的王二来到团训室时还是有些拘谨,在心理咨询师王枫引导的几次破冰活动后,王二渐渐放松了些,觉得这次团训还有点意思。但当心理咨询师询问有没有人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作为心理剧素材时,王二仍然是有顾虑的。
或许是一种“运气”,王二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被“选中”,他的顾虑也在一瞬间消散,“来这里不就是要解开心中的疑虑吗?不说出来怎么找到答案?”于是,王二合盘托出自己的故事,期待释疑解惑。
负责此次团训的青浦监狱心理健康指导室主任,同时也是公职律师的徐胜健对每一个参与团训的服刑人员都有了解。看着讲述过往经历的王二,徐胜健的脑海中跳出有关他的基本资料:王二,四十出头,因诈骗罪入狱,服刑5年多来,他一直不承认自己有罪,对判决有怨念,罪犯危险性评估显示有一定再犯风险。这些年来,王二多次申诉,对“我骗了谁”的疑问似乎成了他的执念。
“赚钱总是要冒点风险的”
“我只是钻了规则的空子,怎么就成了犯罪?”
团训中,随着王二的讲述,时光倒退回多年前,那时王二还是一个自由人,做着机票代理的工作。
那是王二做机票代理业务的第三年,他门道渐熟,照理应该可以大展拳脚,可是看着机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王二却很惆怅,竞争激烈、生意难做,找他买机票的客户越来越少了。
一日,王二如往常一样在机场,看着屏幕上的滚动信息:某某航班迟到一小时,有特殊需要的旅客可至柜台改签。像这样的告示几乎每天都有,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王二的目光又扫过便民服务牌,服务牌上规规整整贴着各种便民服务告知,包括“便民服务—改签须知”。王二心念一动,他依稀记得曾浏览过一则信息,是几家航空公司签署协议:如旅客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正常登机,可在协议下的各航司间无条件相互改签。
“无条件、相互改签”这几个关键词让王二一阵窃喜。虽已有主意,但不知是否可行,忐忑不安的王二决定亲自尝试。王二立刻购买了当天晚上的一班“经济舱”航班,而后又以“自身行程变化”为由,改签至协议航司第二日晚上的“商务舱”航班。改签很顺利,也没有支付额外费用。
“花最经济的钱,享最尊贵的服务;免费改签升舱服务……”一个大胆的营销方案了然于胸,王二兴奋不已,顿觉财富大门向他敞开。王二立刻将这个想法分享给了合伙人。合伙人素来胆小,听着王二的美好构想,半晌不确定地问出一句:“这行吗?”“不要紧的,赚钱嘛,总是要冒点风险的……”
最终合伙人在王二的怂恿下同意了。做方案、投广告、接业务、生意渐起,一年后王二所在公司的机票代理业务已是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王二的财富大门终究是被关上了,不久后的一个午间,警方将王二及其合伙人抓获。
看心理剧解开多年的疑问
“我骗了谁?谁的利益受损失了?”这是一直盘旋在王二心头的疑问。
由于王二的案件特殊,还涉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信息,在排演心理剧之前,青浦监狱心理健康指导室做了不少准备,尤其是此次团训的负责人徐胜健。在团训中更侧重负责分析法律问题的他查找资料、询问专业人士了解涉案的行业信息,并充分厘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参与团训的服刑人员排演了心理剧。
心理剧的第一场由服刑人员扮演各航空公司代表,展现的是航空公司推出改签协议的初衷——为让乘客得到实惠,并点明“民事法律以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为基本原则,如果违反诚实信用等原则,恶意利用协议的,各航司有权追究责任。”
这一幕剧并未彻底解开王二的疑惑,他承认自己的行为的确算不上诚实守信,可他还是不明白他到底骗了谁。
参与团训的服刑人员围成一圈就座,王二坐在靠里的一个椅子上,话筒斜摆在他身边。“我骗谁了?”王二拎起话筒愤愤不平道,“我这个案子里根本没有被害人,也没有财产损失,我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为找到“被害人”,心理剧的第二场上演,依旧是由服刑人员扮演各航空公司代表,各家“代表”愁眉苦脸地表示,虽然人气多了,“商务舱”爆满,但大多是通过改签协议享受免费服务的旅客,收入没有增加,有的公司甚至因此影响了收入。综合各航司意见,航班改签协议停止运行。经查,这些依改签协议享受免费服务的旅客大都是通过王二所在的某商务公司代买机票的。
心理剧落幕,自由讨论环节开始。对于谁是被害人等问题,参与团训的服刑人员各自发表想法。“虽然我不太懂法律,但是看下来觉得航空公司利益受损了。”“本来应该是确实无法正常登机才能改签的,变成随便就可以改了,这个代买机票的有问题……”
王二听着大家的讨论,态度有所变化,不再像之前那么理直气壮,他有些茫然地看向徐胜健。
“按照各航空公司的协议,旅客确因客观原因才能改签。这里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法律精神,即诚实信用,这就要求改签事出有因、确有其事。但案件中,涉案人是为了赚钱做生意,虚构事实大量改签,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也有明显的欺骗故意。”徐胜健解释道,“涉案人利用改签协议赚取利益,旅客享受升级服务,但是航空公司的资源却被挤占,利益受损,同时也影响了行业秩序,有悖公序良俗。”
随着徐胜健的解释,王二眼中的迷茫之色逐渐消逝,若有所思,不再提问与反驳。
民警的话>>>
“王二的情况比较典型,他认为自己只是钻规则的空子,其实是对公序良俗的漠视。”徐胜健说,“如果他在第一次尝试免费改签后就收手,那只是不诚信,被发现后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但他却以此为发财之道,不断行欺骗之事,这就改变了行为的本质。一次心理团训可能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但是至少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让王二换个角度看自己的案件,从而解开最让他困惑的问题——‘骗了谁’。”徐胜健告诉记者,“心理—法律团训”是青浦监狱心理健康指导室去年推出的新项目,意在通过心理团训,对法律适用不理解、对法律认知有偏差的服刑人员进行释法,解开他们的心结。
已有十年公职律师经验的徐胜健介绍,对案件有疑问不认罪的服刑人员不在少数,对这一群体的再犯风险评估、认罪悔罪评估结果显示,他们对判决有怨恨,普遍有着一定的再犯风险,对监管安全、社会安全是隐患,还有些人因此出现“心病”。“心理—法律团训”即是希望治病求本。
不同于日常普法,服刑人员可能会对民警有一定抵触心理,“心理—法律团训”由心理咨询师和公职律师共同开展,对服刑人员来说,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更能让他们敞开心扉,而公职律师则在法律专业性上更具信任度。当心理咨询师从心理角度对服刑人员进行调适的同时,律师则通过个案分析、有针对性的讲解帮服刑人员厘清法律关系。
“第一期‘心理—法律团训’后,我们和王二有过交流和评估,发现他对犯罪的认识已经有所改变,再犯风险程度也有所降低。其他参与团训的服刑人员的相关情况也有所改善。目前,第二期‘心理—法律团训’正在筹备开展中。”徐胜健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