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旅律师事务所 李勇
酒店住宿并不在政府指导或政府定价范围内,其价格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假期尤其是长假期间住宿需求急剧增加,酒店住宿涨价显然是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市场现象。只要相关民宿、酒店对相关价格进行了明确提示,比如在相关订房网站明码标价,价格上涨就不算违法。
“五一”假期刚过,“端午+毕业游+暑期”又将临近,在之前的“五一”假期中,酒店住宿涨价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那么,住宿价格逢节必涨的操作是否合法呢?
根据我国的《价格法》,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也就是说,价格的制定应当符合市场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就目前来看,酒店住宿并不在政府指导或政府定价范围内,其价格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假期尤其是长假期间住宿需求急剧增加,酒店住宿涨价显然是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市场现象。只要相关民宿、酒店对相关价格进行了明确提示,比如在相关订房网站明码标价,价格上涨就不算违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酒店住宿涨价可以上不封顶且随意定价。国家发展改革委、旅游局、工商局三部门于2010年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的意见》明确:“旅游热点区域和大型活动场所周边地区,可根据《价格法》的规定,对酒店客房价格实施最高限价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保证酒店客房价格的基本稳定。”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进行高考,有些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就向相关行业发出了告诫,要求“严格遵守价格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客房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价格承诺。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有些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还对哄抬高考期间客房价格的行为立案进行了查处。
值得注意的是,对住宿行业的限价措施主要考虑了作为消费者一方的游客的利益,并未通盘考虑民宿、酒店等经营者一方的利益。因为酒店住宿行业在旺季的收益,往往需要用来弥补淡季的亏损,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并未考虑到住宿业在淡季时的亏损。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住宿行业进行价格干预应当慎重,更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单纯为了维护消费者一方的利益,这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
旅游旺季除了涨价之外,部分酒店对预订客房要求“不可退订、不可取消”,有的则对部门订单“强制退订”,这是否涉嫌违法呢?笔者认为,“强制退订”行为可能涉及行政违法及侵犯消费者权益,酒店或将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在行政责任上,该行为涉嫌虚假宣传,从而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如果属于预收款的,还应该按照该办法的第十条履行告知和风险提示义务,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等,否则,应遭受行政处罚。在从民事责任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单行为可能涉嫌欺诈,消费者有权向酒店主张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
而“不可退订、不可取消”条款很多情况下是由网络平台单方面制定的、可以重复使用的退订条款,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修订,因此该条款属于格式条款,涉嫌加重消费者的责任。但如果消费者取消预订确实给平台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甚至导致空房情况,平台应向消费者明示实际损失金额和名目,并据此协商确定扣费额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