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王畅
近日,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对被告人蔡某提起公诉。撕开“扶贫”“爱心”“助农”等金玉其外的理财产品“包装”,检察官拎出了一条金融传销型非法集资的套路。
一开始,A公司推出了一款“7280消费卡”投资项目,用“高收益、有保障”的噱头吸引客户投资。“7280消费卡”,即投资一单需7880元,除去300元管理费、300元保险费后为7280元。客户需要下载该公司APP,注册充值后成为其会员,一单投资金额在APP上表现为“21840”爱心豆积分,是投资金额的三倍。A公司随后推出的几个投资项目也以多倍回报为诱饵,甚至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980%。
为了让客户放心投资,蔡某想出了“买保险”的法子——向客户宣称支付保险费用购买“收益保险”可以保障投资金额。然而,检察机关通过向保险公司调查核实,发现A公司为客户购买的保险是团体公共交通意外伤害险、食品安全责任险,即使是“个人账户资金损失险”,也只涉及被保险人个人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对以任何理由已经支付出去的资金不作保险。因此,“收益保障”是蔡某偷换概念诱骗投资人的话术。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入坑”,A公司向老客户推出了“奖励机制”,也就是通过发展下线拉拢新客户,老客户可借此方式升级并按照相应比例加速提现。
“7280消费卡”项目很快就撑不下去了,于是蔡某又相继推出了“农产品集采中心加盟、爱心生活馆加盟、一亩玫瑰田”等多个投资项目,试图借新还旧。2022年3月,A公司向投资人宣布,该公司已经与贵州B公司达成战略伙伴关系,拥有专利的“玫瑰水”产品已经在某地知识产权交易所(简称“知交所”)上市交易,投资人可选择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购买A公司发行的“玫瑰水票”,此前项目投资人们未兑付的投资本息也可以转换为“玫瑰水票”在知交所APP上进行交易并获得分红。
其实生产玫瑰水的B公司濒临倒闭,“玫瑰水”产品只是一种普通的玫瑰饮料,并不需要任何专利技术,蔡某却虚构项目背景、夸大公司实力,通过提交虚假的尽调材料骗取了知交所上市交易。
检察机关根据审计结果确认,A公司各投资项目合计未兑付金额达2.3亿元。经审查,浦东新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蔡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今年5月14日,浦东新区检察院向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追赃挽损工作也在同步开展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