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多部门推动知识产权协同治理

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中心等“两中心一室”揭牌成立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7月18日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何瑞鹏

本报讯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审判与行政执法工作协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协同治理、源头治理?近日,在崇明区人民法院召开的一场崇明区生态知识产权司法协同治理推进会给出了答案。推进会上,为汇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推动知识产权协同治理,“崇明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中心”“崇明区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中心”“崇明区人民法院生态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作为上海的农业大区,崇明拥有丰富的涉农领域知识产权资源底蕴:上海市地理标志商标18件,其中崇明商标8件,占近半壁江山,崇明现代农业园区是上海首个地理标志类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目前,崇明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记者获悉,此次揭牌成立的司法协同保护中心和诉讼调解中心,设立在上海崇明法院,是各家协作单位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沟通交流、情况通报、开展调研的平台,同时共同搭建起跨行政部门、跨行业领域共同参与的诉讼调解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提升知识产权纠纷治理能力和水平。

生态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设立在相关产业协会,利用法治宣传、咨询授课、巡回审判等各种手段,不断强化有关产业协会、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促进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推进会上,上海崇明法院、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崇明区知识产权局)、崇明区司法局、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还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崇明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的工作意见》。从“加强交流会商,凝聚知产协同保护共识”、“强化配合协作,完善行政司法高效衔接”等八个方面为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推动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作出布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