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了最新出台的《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具体提出了三个方面16条具体措施。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将力争到2025年,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易额突破3.3万亿元,引育1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中30个以上的头部平台。
据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是企业之间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为商品生产、流通提供配套服务的新型经济形态。主要包括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等平台类型。
《若干意见》具体提出了三个方面16项措施。在增强发展优势方面,聚焦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的4个主要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发展措施,强化政策供给,增强市场主体创新能力。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指导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支持平台和上下游企业参与本市“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试点;结合本市与长三角一体化空间规划布局,编制仓储物流规划,保障平台必要的仓储用地需求;加快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丰富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同时要支持建设低碳供应链服务平台,完善碳交易体系建设;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核算标准体系,支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标准制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治理机制。对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市场信用评价机制,支持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型企业实施对入驻商家和上下游企业、用户的信用评价,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强在线交易风险信用管理。同时发挥“以网管网”作用,强化事中监管和区块链技术应用,加强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金融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防范,形成联合监管体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