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是本市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日,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活动,全力推进工伤保险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工伤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本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072.47万人。
数据显示,2022年,本市共计作出工伤认定结论4.27万件,同比下降11.83%;作出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3.14万件,同比下降17.82%;享受待遇人数5.32万人,同比下降14.47%;人均享受水平为6.95万元,同比增长0.31%。
在大力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增效方面,本市去年7月起试点将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行业的部分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由平台企业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并通过按单计费、按月缴费方式,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全面保障平台就业人员执行订单任务期间受到的各类事故伤害。截至目前已累计将73.83万名本市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已作出职业伤害确认结论近3000件,有力保障了本市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据介绍,一年来,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有序推进,本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邮政管理部门持续优化经办服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市基层快递网点参加社会保险共5.07万人,其中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近1万人,切实保障了快递员群体的工伤保险权益,促进了快递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保持高位稳定,去年,全市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伤保险参保率超过了99%,有力保障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权益。
在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方面,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本市连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从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本市一类至八类行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继续在国家规定的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下调20%,2022年累计减轻用人单位缴费负担约10亿元。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也稳步提高。
2022年12月,市人社局等五部门还修订印发了《上海市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办法》,该《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工伤预防费的使用管理,推动工伤预防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完善本市工伤保险“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此外,“十四五”以来,本市工伤预防重点领域不断延伸,2023年拓展至“建筑业、制造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冶金以及快递、外卖和即时配送业”,已全面覆盖本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行业企业;工伤预防项目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累计遴选40个本市工伤预防项目;截至2022年底,已对超30万名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开展了工伤预防培训,工伤保险政策、安全生产知识以及职业病预防知识在从业人员中得到广泛普及,从源头上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工伤预防的积极作用不断凸显。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对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制度优势,积极助力人民城市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