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他带领社区从老旧走向宜居

——记闵行区虹桥镇西郊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高君锋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7月24日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在闵行区虹桥镇,西郊居民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这里老年人居多、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相当松散,被称作“门卫室有人属于不正常,没人才是常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底子较差的小区,近年来,加梯工程平地起,成为全市第一个整小区整体装配式施工的加梯小区,社区管理服务稳步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蝶变背后,离不开一个人——闵行区虹桥镇西郊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高君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探索“西郊模式”

加梯是西郊居民区的头号民心工程。早在市、区全面铺开这个工程前,虹桥西郊的加梯工程就已启航。

2018年,高君锋在走访慰问中了解到,西郊公寓龙柏一村26号楼6楼住着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每次上楼至少需要15分钟的爬梯时间。群众的困难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他开始为社区加装电梯而奔走。

同年10月,得知可以探索社区加装电梯,他第一时间启动了26号楼的加梯征询工作。当时,关于加装电梯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在小区没有业委会的情况下,他自学了加梯政策,一方面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带领支部党员、居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搜集楼栋居民的意见建议。4个月不间断的解释沟通,最终以一户不同意不反对的同意率完成了全楼的征询工作。

后期意见征询中,面对居民对建设费用、后续维护保养等问题的疑虑,高君锋书记在一个月内先后召开了32场由居委干部、物业、业主共同参与的加梯协调会,最终达成整小区由同一建设单位加装同一品牌电梯的共识。

在高君锋的带领推动下,2021年,虹桥西郊公寓成为“全市第一个整小区整体装配式施工的加梯小区”“全区第一个批量安全论证整小区集中开工的加梯小区”。

今年年初,西郊公寓符合条件的58个门栋的电梯加装全部峻工并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最后一台电梯的加装仅用80天。

虹桥西郊公寓的加梯工程为全区乃至全市同类型小区的“加梯”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也为全市的加梯工作推进提供了示范引领。

构筑共治共享格局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加梯工程”是西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社区有效资源,高君锋带领社区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2018年,西郊居民区全面开启垃圾分类工作,从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改变为定点定时分类制的处理模式。高君锋邀请社区老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共同民主协商确定小区垃圾点位安排、垃圾投放时间、志愿者排班等各类具体事项。在社区居民的全力支持下,西郊的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开局起步,湿垃圾增量明显,纯净度也很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不断提升。

在打通服务社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路上,西郊居民区率先建成软硬件设施一流的邻里中心,为广大居民区提供家门口的便捷服务。每逢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喜庆节日,党总支还会为社区居民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并坚持每月开展为民服务日活动。

在推进“美丽楼道”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中,西郊居民区注重扩大基层参与,推进协商共治,依托“四位一体”会议、居民半月谈、社区“三会”等工作机制,着力健全完善事前征询、事中协调、事后评议工作环节,不断激发社区居民的协商参与意识,让“美好社区”合伙人队伍不断壮大。

上个月,高君锋参加了上海“最美退役军人”选评宣讲活动。活动现场,他说:“组织上培养了我,也给予了我很多荣誉,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退役军人和‘兵支书’的使命和担当。”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