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作报告时表示,在政策效应释放、重大活动提振以及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全市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主要指标同比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市场预期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上半年全市GDP为21390.2亿元,同比增长9.7%,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5%以上的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海上半年工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5%、10.7%、12.1%和13.3%,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5.6%、5.8%和9.2%。实物量指标同步增长。上半年全市用电量同比增长9.5%,其中工业、服务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7.2%和21.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货物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5.3%和13.1%。新兴产业引领工业回升向好。在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拉动下,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三大先导产业新动能释放。上半年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4%,其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分别增长13.8%、11%、10.3%和8.7%。
上海就业物价保持平稳。截至6月末,全市正规就业人数1065万人,同比减少3.7万人。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29万个,同比增长14.7%,完成全年目标的52.7%;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8%。截至7月14日,全市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86.08%,较2021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青年就业压力需关注。
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上海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870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和13.9%。物价水平低位运行。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和食品价格回落。“菜篮子”价格指数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上半年同比下跌6.1%。
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上海启动实施新一轮19项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上半年完成零星旧改4.2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12万平方米,新认定城中村改造项目6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启动,上半年完成投资30.1亿元,占全年计划55.2%,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5.6万套(间),新增公共充电桩、养老床位、平安屋等25个项目超过计划进度。启动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成功举办,上半年PM 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87.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新建绿地500公顷、新建绿道140公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