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8月01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人们急于在短期内致富的心理,采取非法集资的方式骗取钱财,不仅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本期“专家坐堂”以案释法,介绍了司法机关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频发,犯罪分子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非法集资吸收老年人资金,严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给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积极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风险排查、监测预警、宣传教育等工作至关重要。

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手段不断变换“马甲”,令人防不胜防。其主要表现为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享受“旅居养老”为名,诱骗老人,非法吸收资金。尤其是预付费掩盖下的非法集资运作模式,更需要提高警惕。显然,持续做好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工作,关键要加强事前监管,通过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最大限度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民政部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聚焦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突出风险隐患,研究出台预付费监管政策,加强资金收取、使用、管理的全链条监管。只有全方位推动行政整治和刑事打击的衔接联动,依法严惩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才能真正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