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速裁”提升审判效率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8月01日

□吴学安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法院院长张信林独任审理了7起危险驾驶案件。本次庭审采用“集中宣布庭审纪律、告知被告人权利义务、分案审理、当庭宣判”模式,保证诉讼流程不减,诉讼权利不少,提速不损庭审实质化。短短50分钟,审理7起案件,对7名被告人进行当庭宣判。所有被告人均当庭表示认罪认罚。(7月28日民主与法制时报网)

刑事速裁程序是指对于符合条件的刑事轻罪案件在送达程序、庭审模式、流转期限等方面进行简易化、便捷化处理。作为刑事审判领域的改革创新,在“简程序不减权利”的前提下,探索提速增效的审理新模式,加大速裁程序的应用力度,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依法“快审快结”,能够实现司法公正与审判效率的同频共振。

长期以来,对于司法审判而言,案件数量一直攀升,而办案人员数量并没有同比增长。面对案件数量剧增的压力,在民事案件领域内,很多地方法院已经推行了“小额速裁”审判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刑事案件领域,“刑事速裁”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从而为司法改革注入丰富的内涵和动力。如济南钢城区法院近年来不断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适用速裁程序等改革措施。今年以来,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平均结案周期5天,当庭宣判率100%。

“刑事速裁”模式的试点和推广,既能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又能确保案件得到公平公正的裁判,真正体现了快侦快查、快速起诉、当庭宣判、强化协作的“一站式”审案优势特点,加强法院、检察院、公安侦查、立案、审理、送达等环节的联动协作,缩短办理轻微案件的衔接时间和审判周期,实现简单案件在刑事诉讼各阶段集中快速流转办理的目的,压缩了办案期限,节约了诉讼资源,提升了办案效率。

毋庸讳言,刑事速裁模式推广应用,不仅在于其符合司法实际,更重要的是很多做法和创新亮点都符合刑事诉讼和司法改革前进的方向和理念,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始终在“简程序不减权利”的前提下,继续探索刑事审判提速增效的审理新模式,加大速裁程序的应用力度,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依法“快审快结”,努力实现司法公正与审判效率的同频共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