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满足产业升级所盼 坚持积极主动作为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8月02日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舒扬

本报讯  上海海关正按照党的二十大指明的方向,在加工贸易领域政策供给端持续优化、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不断推动加工贸易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加工贸易(不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19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14%。

从以往的“三来一补”以合同订单为单元,进阶到以企业为单元,再发展到如今的以企业集团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既有精工笔,也有大写意。整个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始终与上海地区的优势产业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从纺织服装、电子装配、传统制造到现在的集成电路、航空船舶、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始终保持强劲的驱动力。造船行业是享受集团保税的代表行业之一,不仅包括上海的江南长兴、沪东中华等龙头企业,也把长三角在内的众多船厂一并纳入,形成产业集群,上半年中船集团旗下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5.3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5.96%。今年的订单达到了77艘,货值逾700亿元人民币。加工贸易更是覆盖了高技术船舶制造三颗明珠中大型邮轮和LNG船的两项业务。

今年6月,我国首制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外高桥船厂出坞。“海关创新了加工贸易监管方式,满足了邮轮的个性化需求。”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芳经理娓娓道来,“‘主料工作法’聚焦船用发动机、制淡装置、脱硫塔等重点设备,‘单耗自核’模式则允许我们根据项目实际自主核定单耗,确保建设进度。”项目启动以来,上海海关共监管该邮轮项目1790批次,货值3.41亿美元,这艘邮轮界的“辽宁舰”为国产邮轮制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面对国外需求不足、订单减少,上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量在今年上半年仍旧保持了6.4%的增长。或许从绝对数字或者外贸占比来看,相较于整个经济活动及对外贸易体量在下降,但其转型升级非常显著。据统计,上海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中产业链相对较长、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领域始终占据主体,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不断下滑,2022年上海市加工贸易项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占比为70.4%,加工贸易增值率达到78.2%。

“诸如国产邮轮、大飞机、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产业,都是下一步上海地区加工贸易提档升级关注的重点所在。”上海海关稽查处魏炜处长认为,“这也是落实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使命所在,海关将聚焦主业主线,满足市场转型之所需、产业升级之所盼、企业发展之所求,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积极主动作为,积极献言建策,用实际成绩单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