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稳步推进

完成近百座公厕适老化改造

上海法治报 2023年08月11日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为推动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和建设城市儿童友好空间,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列为本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完成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改造完成不少于16座样板公厕(每区至少一座)。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近1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其中黄浦、静安、徐汇、浦东,作为全市第一批完成样板公厕改造,为全市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据统计,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2475.8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老年人口已达550万人,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深。公共厕所作为体现城市温度的重要空间载体,适老化适幼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儿童的如厕质量。

为确保实事项目稳步推进,按期高质量完成,市绿化市容局牵头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在年初深入养老院、居家适老化改造卫生间等调研的基础上,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度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的通知》,明确各区改造任务及进度安排,并出台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标准和验收标准(试行),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可结合无障碍厕间、第三卫生间、通用厕间,确保至少一个独立厕间满足老人、儿童如厕需求。

记者获悉,此次全市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主要对通行安全、助力行走、自主如厕、服务优化这4大类共计30项内容提出了要求规范。如在通行安全方面,主要通过“改造无障碍坡道”“移除门槛”“拓宽大门”“安装防撞护角或防撞条、提示标识”“地面防滑处理”等方面,确保老人和儿童以及特殊群体通行便捷,用厕安全。

在如厕体验方面,则是通过“改造门把手”“配置儿童坐便器”“安装便器位扶手”“安装紧急呼叫器”“改造冲水设备”“改造低位洗手盆”“加装相关辅助设施设备”“安装儿童坐便器坐垫卫生装置”等10余项措施,提升老人、儿童用厕体验。

在公厕改造的过程中,上海也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近期,浦东新区、杨浦区先后召开多场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民主征询意见座谈会,共同就适老化适幼化公厕改造点位选择及硬件设计细节、长效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目前全市16个区已经全部进入改造施工阶段,全市累计完成近1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占全年任务量的一半,其中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浦东新区4个区作为第一批样板公厕,为全市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