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开学季”来了,家长花钱的时候又到了。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很多家长会在学习物资上大笔投入。上万元的学习桌,上千块的书包,各种功能的电子产品,一整套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但凡是跟“学生”“开学”扯上关系的商品,似乎就理所当然地价格更贵。(8月27日界面新闻)
“开学季”变成了“烧钱季”,近年来,这样的现象在每年“开学季”都会出现,这样的话题每年也都会引来热议。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们也更愿意为孩子在物质方面多投入。所以,开学季变成了“烧钱季”,只要是量入为出,是为孩子购买生活学习必需品等“刚需”,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属于一种正常现象。
但“开学季”也容易衍生过度消费,容易引发孩子们相互之间的攀比心理,增加学生家庭负担。一些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但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能理性消费,认为给孩子的钱越多,就是越爱孩子,甚至一味溺爱孩子,对孩子无原则迁就。而不少家长也被“物欲”所攫取,受到“物质主义”影响,从而让这种观念影响到了“开学经济”。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在“开学季”,也要懂得理性消费,要懂得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一些商家也瞅准商机,利用好家长的消费心理,把一些昂贵但不实用,甚至价高质劣的商品推销给他们,还通过煽动焦虑、灌输理念等,对商品进行推销,让家长冲动下单。“开学季”变成了一些商家收割学生家长的“开割季”。
给孩子太多物质方面的东西,让孩子太“安逸”了,反倒可能让孩子耽溺于“安乐窝”中,失去了奋斗的决心与勇气,还可能让孩子陷入与同学间的相互攀比之中,让孩子变得爱慕虚荣,助长孩子奢侈的不良习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家长来说,不要给“开学季”的过度消费“加把火”,而应该进行“釜底抽薪”,让“开学经济”转变成“经济”开学。
不要把“开学季”变成了过度消费的“烧钱季”,变成了无良商家收割学生家长的“开割季”。在“开学季”,家长为孩子花钱,要能坚持“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这也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养成与价值观培育,是给孩子最好的“开学第一课”。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开学经济”的监管力度,规范行业发展,对“文具刺客”、问题产品等乱象,要加大打击力度。要保护好学生家长合法权益,需要学生、家长、学校到相关部门都能重视起来。因此,要提倡“经济开学”,给孩子上好“开学第一课”,就要避免“开学经济”滋生过度消费,从而让学生陷入过度消费、相互攀比的“泥潭”之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