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关系走后门 数十万元打水漂

上海法治报 2023年10月11日

□记者  陈颖婷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黄诗原  傅婷煦

本报讯  只要交钱,就能进入好学校、获得好工作?“走后门”的背后是捷径还是陷阱?今年5月,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向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吴某犯诈骗罪。

2020年5月,张先生从吴某处了解到,只要交钱便可以帮自己安排工作,还能让儿子顺利升学。两年内,张先生先后向吴某汇款共计35万元,托吴某办的事儿却迟迟没有动静。几个月后,张先生收到了警方的联络,得知吴某已投案自首,供认诈骗罪行。

经调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吴某多次以升学、安排工作、补缴社保等为借口,从张先生、王女士等4名被害人处共计骗取100余万元。

上铁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诈骗他人财物,且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吴某如实供述罪行,且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可从轻处罚。依照刑法相关规定,法院判处被告人吴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其退赔各被害人的损失。

法官提醒>>>

以帮助安排工作、入学等事项为由收取报酬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不法分子往往会以“内部推荐”“特殊渠道”等名义予以承诺,诈骗方式虽不新颖,但仍能屡次骗取巨额钱财。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找工作、申请入学应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信陌生人推荐,也不要将个人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遇到可疑情况时,可通过查询官方信息、咨询相关人员等方式,确认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编织的陷阱。法院也将通过开展反诈宣传,普及防范措施等方式,由点到面营造“全民反诈”氛围,切实筑牢反诈“防线”,共建平安社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